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基于树枝状两性离子聚合物单分子胶束构建纳米药物控释载体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2.1 聚合物胶束第10-11页
    2.2 单分子胶束第11-15页
        2.2.1 单分子胶束的分类第11-12页
        2.2.2 单分子胶束的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第12-15页
    2.3 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聚合物第15-20页
        2.3.1 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聚合物分类第15-16页
        2.3.2 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机理第16-17页
        2.3.3 两性离子聚合物链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第17-20页
    2.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0-22页
第三章 两性离子聚合物G3.0-g-PSBAA的合成与表征第22-44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实验部分第22-31页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22-24页
        3.2.2 化学试剂的精制第24-25页
        3.2.3 G3.0-g-PSBAA单分子胶束的合成第25-29页
        3.2.4 两性离子聚合物G3.0-g-PSBAA的结构表征第29页
        3.2.5 单分子胶束G3.0-g-PSBAA的理化性能表征第29-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43页
        3.3.1 两性离子单体SBAA的核磁表征第31页
        3.3.2 两性离子聚合物G3.0-g-PSBAA的核磁和红外表征第31-32页
        3.3.3 单分子胶束G3.0-g-PSBAA的粒径和形态第32-34页
        3.3.4 单分子胶束的稳定性第34-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载药胶束G3.0-g-PSBAA/DOX的生物学性能评价第44-62页
    4.1 引言第44-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51页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45-46页
        4.2.2 载药胶束的制备第46-48页
        4.2.3 载药胶束G3.0-g-PSBAA/DOX的粒径和形貌第48页
        4.2.4 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第48-49页
        4.2.5 空白胶束的细胞毒性实验第49-50页
        4.2.6 载药胶束的抗癌活性实验第50-51页
        4.2.7 载药胶束的细胞内吞实验第5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1-61页
        4.3.1 两性离子胶束对DOX的包载第51-52页
        4.3.2 载药胶束的粒径和形貌第52-53页
        4.3.3 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第53-55页
        4.3.4 空白胶束的细胞毒性第55-57页
        4.3.5 载药胶束的抗癌活性第57-59页
        4.3.6 载药胶束细胞内吞第59-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pH和温度双重响应树枝状两性离子嵌段聚合物G3.0-g-PDMAEMA-b-PSBMA的合成与表征第62-80页
    5.1 引言第62-63页
    5.2 实验部分第63-69页
        5.2.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63-64页
        5.2.2 化学试剂的精制第64-65页
        5.2.3 两性离子嵌段聚合物G3.0-g-PDMAEMA-b-PSBMA的合成第65-67页
        5.2.4 两性离子嵌段聚合物G3.0-g-PDMAEMA-b-PSBMA结构表征第67-68页
        5.2.5 G3.0-g-PDMAEMA-b-PSBMA温敏行为表征第68-6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9-78页
        5.3.1 G3.0-g-PDMAEMA-b-PSBMA的核磁表征第69-70页
        5.3.2 G3.0-g-PDMAEMA-b-PSBMA的红外表征第70-71页
        5.3.3 单分子胶束G3.0-g-PDMAEMA-b-PSBMA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第71-72页
        5.3.4 G3.0-g-PDMAEMA-b-PSBMA的温敏行为第72-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结论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2-94页
附录第94-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阳离子内核结构对pH响应纳米粒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氧杂环丁烷光交联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在OLED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