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海洋浮游生物数字全息成像算法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海洋浮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10页
    1.2 海洋浮游生物的各种观测方法的概述第10-11页
    1.3 当下观测海洋浮游生物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1-12页
    1.4 数字全息观测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1 数字全息的产生与发展第12页
        1.4.2 数字全息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3 海洋浮游生物数字全息观测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第15-16页
第二章 数字全息技术观测海洋浮游生物的形态第16-30页
    2.1 数字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算法第16-24页
        2.1.1 波前记录与波前再现第16-19页
            2.1.1.1 波前记录第16-18页
            2.1.1.2 波前再现第18-19页
        2.1.2 定步长算法与等步长算法的简述第19-24页
            2.1.2.1 两步算法第20页
            2.1.2.2 三步算法第20-21页
            2.1.2.3 四步算法第21-22页
            2.1.2.4 等步长算法第22页
            2.1.2.5 两步广义相移数字全息算法第22-23页
            2.1.2.6 四步广义相移数字全息算法第23-24页
    2.2 海洋浮游生物对数字全息观测的要求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第24-29页
        2.2.1 海洋浮游生物形态观测的基本要求第24-25页
        2.2.2 数字全息对光电探测器(CCD)分辨率的要求第25-26页
        2.2.3 海水对不同波长激光的选择第26-27页
        2.2.4 实验光路系统的搭建及结果分析第27-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数字全息像质增强第30-38页
    3.1 图像噪声分析第30-31页
    3.2 处理图像噪声方法概述第31-33页
        3.2.1 中值滤波、均值滤波第31-32页
        3.2.2 零填充法、阈值分割图像二值化第32-33页
    3.3 两个去噪函数的基本原理第33-34页
    3.4 以五角硬币再现像为例去噪声实验结果分析第34-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离轴数字全息基本原理及相应的实验验证第38-48页
    4.1 离轴数字全息基本原理第38-41页
        4.1.1 离轴数字全息概述第38页
        4.1.2 离轴数字全息中参考光最大倾斜角度的计算第38-39页
        4.1.3 原物像和干扰项分离时最小记录距离的选取第39-40页
        4.1.4 物体最大横向记录尺寸的计算第40-41页
        4.1.5 离轴数字全息的空间分辨率第41页
    4.2 离轴数字全息光路系统的搭建及实验验证第41-46页
        4.2.1 记录距离对再现像的影响第42-43页
        4.2.2 离轴数字全息中参考光倾斜角度大小对再现像的影响第43-46页
            4.2.2.1 参考光角度逐渐增大对离轴数字全息再现像的影响第43-45页
            4.2.2.2 参考光倾斜角度的计算方法第45-46页
            4.2.2.3 实验验证原物像、干扰项分离时参考光最小倾斜角度第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同轴单幅干涉图全息成像可行性探讨第48-52页
    5.1 实验光路系统的搭建及同离轴全息记录的操作方法第48-49页
    5.2 数字全息再现图的分析第49-50页
    5.3 同轴单幅干涉图数字全息成像质量的探讨第50-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主要结论第52页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菲涅尔非相干数字全息成像特性研究
下一篇:服装快速检索相关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