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除名事由研究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导言 | 第9-15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五、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股东除名事由概述 | 第15-21页 |
| 第一节 股东除名事由——除名制度的核心 | 第15-17页 |
| 一、股东除名制度概述 | 第15-16页 |
| 二、股东除名事由在除名制度中的地位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股东除名事由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一、公司的人合性要素 | 第17-18页 |
| 二、公司合同主义学说 | 第18-19页 |
| 三、资本制度的改革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我国除名事由的立法缺陷及司法现状 | 第21-26页 |
| 第一节 除名事由立法考察 | 第21-23页 |
| 一、公司法领域 | 第21-22页 |
| 二、其他商事立法领域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股东除名事由的司法考察 | 第23-24页 |
| 第三节 我国股东除名事由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股东除名事由的域外法考察 | 第26-35页 |
| 第一节 德国股东除名制度考察 | 第26-29页 |
| 一、股东除名制度概述 | 第26-27页 |
| 二、股东除名事由——重大事由 | 第27-29页 |
| 第二节 美国 | 第29-32页 |
| 一、购买替代解散机制概述 | 第29-30页 |
| 二、购买替代解散机制的适用事由 | 第30-32页 |
|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 | 第32-33页 |
| 第四节 域外经验总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我国股东除名事由的立法构建 | 第35-50页 |
| 第一节 股东除名事由的构建途径 | 第35-40页 |
| 一、股东除名事由构建模式的选择 | 第35-36页 |
| 二、与现有制度的衔接 | 第36-38页 |
| 三、股东除名事由的具体考量 | 第38-40页 |
| 第二节 股东除名事由的内容 | 第40-50页 |
| 一、法定除名事由 | 第40-44页 |
| 二、约定除名事由 | 第44-47页 |
| 三、除名事由的排除 | 第47-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