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尿液中砷形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1-2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6页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26-27页 |
六、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七、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8-29页 |
第一章 血液中砷形态化合物的分析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一、材料 | 第30-31页 |
二、仪器 | 第31页 |
三、色谱条件 | 第31页 |
四、质谱条件 | 第31-32页 |
五、样品处理 | 第32页 |
第二节 方法有效性验证 | 第32-37页 |
一、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 | 第32-33页 |
二、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 第33-34页 |
三、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 | 第34-35页 |
四、样品稳定性 | 第35-37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37-38页 |
一、样品处理试剂优化 | 第37页 |
二、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应用 | 第38-3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二章 尿液中砷形态化合物的分析 | 第40-51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一、材料 | 第41页 |
二、仪器 | 第41-42页 |
三、色谱条件 | 第42页 |
四、质谱条件 | 第42页 |
五、样品处理 | 第42页 |
第二节 方法有效性验证 | 第42-46页 |
一、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 | 第42-43页 |
二、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 第43-44页 |
三、样品稳定性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46-47页 |
一、样品处理试剂优化 | 第46-47页 |
二、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47页 |
第四节 应用 | 第47-50页 |
一、应用一 | 第47-49页 |
二、应用二 | 第49-50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51-54页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本研究创新性 | 第52-53页 |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