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一、PPP的内涵 | 第13-14页 |
| 二、结构化融资的内涵 | 第14页 |
| 三、SPE的内涵 | 第14-15页 |
| 四、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内涵 | 第15页 |
| 五、表外融资的内涵 | 第15页 |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 三、文献评述 | 第17页 |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8-20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二、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我国政企合作项目结构化融资的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 第一节 政企合作项目结构化融资机理分析 | 第20-21页 |
| 一、基于可能性的分析 | 第20页 |
| 二、基于驱动力的分析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政企合作项目结构化融资发展沿革 | 第21-22页 |
| 一、探索试点阶段 | 第21页 |
| 二、调整完善阶段 | 第21-22页 |
| 三、推广规制阶段 | 第22页 |
| 第三节 政企合作项目结构化融资主要模式 | 第22-28页 |
| 一、传统产业基金模式 | 第23-24页 |
| 二、创新产业基金模式 | 第24-25页 |
| 三、真股权模式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政企合作项目结构化融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应用 | 第28-36页 |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28-29页 |
| 一、母公司理论及合并范围界定 | 第28页 |
| 二、所有权理论及合并范围界定 | 第28-29页 |
| 三、实体理论及合并范围界定 | 第29页 |
| 第二节 国际经验 | 第29-30页 |
| 一、美国等国家的经验 | 第29页 |
|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 | 第29-30页 |
| 第三节 结构化融资模式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应用的核心问题 | 第30-31页 |
| 一、识别“最重大相关活动” | 第30页 |
| 二、明确各投资方的会计身份 | 第30页 |
| 三、分析享有的权利 | 第30-31页 |
| 四、界定可变回报 | 第31页 |
| 第四节 不同结构化融资模式下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应用路径 | 第31-36页 |
| 一、第一层分析项目公司层面 | 第32-33页 |
| 二、第二层分析合伙企业层面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A高速公路PPP项目结构化融资案例分析 | 第36-45页 |
| 第一节 项目概况 | 第36-38页 |
| 一、项目建设背景 | 第36页 |
|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计划 | 第36页 |
| 三、PPP模式详情介绍 | 第36-38页 |
| 第二节 项目结构化融资模式 | 第38-42页 |
| 一、产业基金方案 | 第39-40页 |
| 二、合伙企业的治理结构 | 第40-41页 |
| 三、项目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41-42页 |
| 第三节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应用分析 | 第42-45页 |
| 一、项目公司层面分析 | 第42页 |
| 二、合伙企业层面分析 | 第42-45页 |
| 第五章 基于政企合作项目结构化融资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合理应用的建议 | 第45-51页 |
| 第一节 不同结构化融资模式下的合理化建议 | 第45-48页 |
| 一、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 | 第45-46页 |
| 二、各投资方不同诉求下倾向选择的融资模式 | 第46-48页 |
| 第二节 对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政策思考 | 第48-51页 |
| 一、进一步明确“最重大相关活动”的标准 | 第48-49页 |
| 二、进一步明确“被投资方”的内涵和外延 | 第49页 |
| 三、进一步明确“可变回报”的内涵和外延 | 第49-50页 |
| 四、进一步明确SPE并表的相关规定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第一节 结论 | 第51页 |
| 第二节 创新 | 第51-52页 |
| 第三节 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