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一、国外有关竞争力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国内有关竞争力的研究 | 第14-17页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8-2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创新点和难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物流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 | 第22-42页 |
第一节 产业竞争力基础理论 | 第22-31页 |
一、竞争力理论渊源 | 第22-24页 |
二、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第24-26页 |
三、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26-27页 |
四、产业竞争力研究模型 | 第27-31页 |
第二节 物流产业竞争力相关概念 | 第31-33页 |
一、物流的定义 | 第31-32页 |
二、物流产业的界定 | 第32-33页 |
三、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定义 | 第33页 |
第三节 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第33-39页 |
一、环境因素 | 第34-35页 |
二、技术因素 | 第35-36页 |
三、市场因素 | 第36-37页 |
四、企业因素 | 第37-38页 |
五、相关产业因素 | 第38页 |
六、政策因素 | 第38-39页 |
第四节 物流产业竞争力模型 | 第39-41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第42-48页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一、科学性原则 | 第42页 |
二、综合性原则 | 第42-43页 |
三、可比性原则 | 第43页 |
四、可行性原则 | 第43页 |
第二节 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44-47页 |
一、主成分的定义 | 第45-46页 |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46-4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浙江省物流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48-65页 |
第一节 浙江省物流产业发展状况 | 第48-52页 |
一、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 第48-50页 |
二、社会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 第50-51页 |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浙江省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 | 第52-63页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52页 |
二、主成分分析 | 第52-63页 |
第三节 本章结论 | 第63-65页 |
第五章 浙江省物流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 | 第65-80页 |
第一节 物流产业竞争力省际比较 | 第65-72页 |
一、物流业规模竞争力省际比较 | 第66-67页 |
二、物流业结构竞争力省际比较 | 第67-68页 |
三、物流业效率竞争力省际比较 | 第68-69页 |
四、物流业基础竞争力省际比较 | 第69-71页 |
五、物流业环境竞争力省际比较 | 第71-72页 |
第二节 物流产业竞争力省内比较 | 第72-78页 |
一、物流规模竞争力省内比较 | 第72-75页 |
二、物流基础竞争力省内比较 | 第75-76页 |
三、物流环境竞争力省内比较 | 第76-78页 |
第三节 本章结论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0-88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80-82页 |
第二节 浙江省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82-84页 |
一、浙江省物流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 第82页 |
二、陆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 第82-83页 |
三、物流人才匮乏 | 第83页 |
四、浙江省物流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性较大 | 第83-84页 |
第三节 提升浙江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 第84-86页 |
一、推进政策与制度创新,创建科学的物流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 | 第84页 |
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 第84-85页 |
三、大力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 | 第85页 |
四、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促进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 第85-86页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