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热带及亚热带果类论文--枇杷论文

基于AS-PCR鉴定枇杷S基因型及‘早黄自交亲和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第10-11页
绪论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 自交不亲和研究概况第12-14页
        1.1 自交不亲和的现象与机理第12页
        1.2 蔷薇科果树中花柱S-RNase基因与花粉SFB/SLF基因结构第12-13页
        1.3 蔷薇科果树自交亲和突变的机理与研究进展第13-14页
    2 枇杷自交不亲和研究进展第14-16页
        2.1 枇杷S-RNase基因及S基因型鉴定研究概况与进展第14-16页
        2.2 枇杷花粉S基因第16页
    3 研究意义与展望第16-18页
第二章 利用S-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鉴定枇杷S基因型第18-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1.1 材料第19-21页
        1.2 实验方法第21-24页
    2 结果第24-31页
        2.1 S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获得第24-26页
        2.2 S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特异性的验证第26-28页
        2.3 28个枇杷品种基因型的鉴定与11个已知基因型枇杷的重新鉴定第28-31页
    3 讨论第31-34页
        3.1 S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31页
        3.2 本研究中鉴定的6个枇杷品种纯合体第31-32页
        3.3 枇杷中S-RNase基因出现的频率第32-34页
第三章 '早黄'枇杷自交亲和机制的初步研究第34-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43页
        1.1 实验材料第36页
        1.2 实验方法第36-43页
    2 实验结果第43-52页
        2.1 田间授粉结果第43-44页
        2.2 '早黄'与'白玉'枇杷S~2-RNase基因与S~(10)-RNase基因部分序列扩增比对分析及RT-PCR分析第44-46页
        2.3 '早黄'与'白玉'枇杷S~2-RNase与S~(10)-RNase基因的qRT-PCR第46页
        2.4 '早黄'与'白玉'枇杷S~(10)-RNase基因全长的克隆第46-48页
        2.5 '早黄'枇杷与'白玉'枇杷S~(10)-RNase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48-52页
        2.6 S~(10)-RNase基因启动子顺势元件的功能预测第52页
    3 讨论第52-56页
        3.1 田间授粉实验第53页
        3.2 Tail PCR的引物设计及启动子克隆第53-54页
        3.3 启动子对S-RNase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4-56页
第四章 枇杷花粉SFB基因的鉴定第56-66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1.1 实验材料第57页
        1.2 实验方法第57-5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8-64页
        2.1 8个枇杷品种中花粉SFB基因的克隆第58-59页
        2.2 枇杷新的SFB基因的序列分析第59-62页
        2.3 SFB基因进化树的构建与分析第62-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全文结论第66-68页
主要创新点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附录第78-88页
致谢第88-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梅Pm-miR319a及其靶基因Pm-TCP4在雌蕊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下一篇:Cucumis anguria L.染色体的核型构建及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