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仁果类病虫害论文--苹果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地肤子提取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8-9页
第1章 前言第9-18页
    1.1 地肤子介绍第9页
    1.2 地肤子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1.3 地肤子的化学成分第11-14页
        1.3.1 皂苷类第11-13页
        1.3.2 挥发油类第13-14页
        1.3.3 微量元素第14页
        1.3.4 其他成分第14页
    1.4 提取方法第14-16页
    1.5 地肤子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8页
第2章 20种植物提取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生物活性第18-22页
    2.1 试验材料第18页
        2.1.1 供试材料第18页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8页
        2.1.3 供试培养基第18页
        2.1.4 供试菌种第18页
    2.2 试验方法第18-19页
        2.2.1 植物粗提物的制备及提取率的计算第18页
        2.2.2 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测定第18-19页
        2.2.3 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中浓度第1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9-21页
        2.3.1 20种植物材料的提取率第19-20页
        2.3.2 20种植物提取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第20页
        2.3.3 地肤子粗提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中浓度第20-21页
    2.4 讨论第21-22页
第3章 地肤子提取物的萃取及生物活性测定第22-25页
    3.1 试验材料第22页
        3.1.1 地肤子粗提物第22页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2页
        3.1.3 供试培养基第22页
        3.1.4 供试菌种第22页
    3.2 试验方法第22页
        3.2.1 地肤子无水乙醇粗提物的萃取第22页
        3.2.2 3种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测定第2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2-23页
    3.4 讨论第23-25页
第4章 地肤子石油醚萃取物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测定第25-28页
    4.1 试验材料第25页
        4.1.1 供试材料第25页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5页
        4.1.3 供试培养基第25页
        4.1.4 供试菌种第25页
    4.2 试验方法第25-26页
        4.2.1 层析分离第25-26页
        4.2.2 各流分的生物活性测定第26页
        4.2.3 最佳流分对病原菌的抑制中浓度第2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4.3.1 层析分离结果第26页
        4.3.2 各流分抑菌率第26-27页
        4.3.3 最佳流分的生物活性第27页
    4.4 讨论第27-28页
第5章 流分L7的抑菌机理研究第28-37页
    5.1 试验材料第28页
        5.1.1 供试材料第28页
        5.1.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8页
        5.1.3 供试培养基第28页
        5.1.4 供试菌种第28页
    5.2 试验方法第28-31页
        5.2.1 观察流分L7对菌丝形态的影响第28-29页
        5.2.2 测定流分L7对菌体膜通透性的影响第29页
        5.2.3 测定流分L7对病原菌菌丝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5.2.4 测定流分L7对病原菌菌丝内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第30页
        5.2.5 流分L7对病原菌菌丝内丙酮酸含量的影响第30-31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5.3.1 流分L7对菌丝形态的影响第31-32页
        5.3.2 对菌丝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影响第32-33页
        5.3.3 不同浓度流分L7对菌丝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5.3.4 不同浓度流分L7对菌丝体内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第34-35页
        5.3.5 不同浓度流分L7对菌丝体内丙酮酸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5.4 讨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Abstract第42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室条件下番茄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下一篇:有机改良剂对日光温室土壤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