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E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2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述第15-23页
    2.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念第15页
    2.2 资产负债管理相关理论第15-19页
        2.2.1 资产管理理论第15-17页
        2.2.2 负债管理理论第17页
        2.2.3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第17-19页
    2.3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第19-23页
        2.3.1 资金池法第19-20页
        2.3.2 资金分配法第20-21页
        2.3.3 线性规划法第21页
        2.3.4 比例管理法第21-23页
第3章 E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第23-33页
    3.1 E银行简介第23页
    3.2 E银行总体经营概况第23-25页
        3.2.1 业务规模第23-24页
        3.2.2 资产质量第24页
        3.2.3 经营效率第24-25页
        3.2.4 盈利能力第25页
    3.3 E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现状第25-33页
        3.3.1 比例结构第25-28页
        3.3.2 期限结构第28-30页
        3.3.3 杠杆比率第30页
        3.3.4 管理指标第30-31页
        3.3.5 同业对比第31-33页
第4章 E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42页
    4.1 E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第33-34页
        4.1.1 资产结构单一第33页
        4.1.2 负债结构单一第33-34页
    4.2 E银行“三性”指标分析第34-38页
        4.2.1 存在流动性风险第34-35页
        4.2.2 盈利性和风险性双高第35-37页
        4.2.3 安全性指标待改善第37-38页
    4.3 E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内部制度分析第38-40页
        4.3.1 资金流不稳定,资金运用不合理第38-39页
        4.3.2 利率风险和利率敏感性分析第39-40页
    4.4 E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比较分析第40-41页
    4.5 E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运作机制分析第41-42页
第5章 E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对策分析第42-57页
    5.1 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第42-45页
        5.1.1 调整资产结构第42-43页
        5.1.2 改善负债结构第43页
        5.1.3 健全资产负债结构制约机制第43-45页
    5.2 加强E银行“三性”管理第45-46页
    5.3 补充资本金以提高抗风险能力第46页
    5.4 健全E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运行机制第46-50页
        5.4.1 科学设立资产负债管理指标第47-48页
        5.4.2 引入资产负债管理模型第48-49页
        5.4.3 明确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职责第49-50页
    5.5 积极推进E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第50-52页
    5.6 注重授信风险管理第52-57页
        5.6.1 做好授信风险管理工作第53页
        5.6.2 建立风险管理模型第53-54页
        5.6.3 审慎选择授信项目第54-57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57-59页
    6.1 本文结论第57-58页
    6.2 本文不足及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脂滴缺失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构建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证券期货业创新发展的应用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