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永磁调速装置及其水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永磁调速装置的研究背景第11-14页
        1.2.1 永磁调速装置的发展第12页
        1.2.2 永磁调速装置的原理及其应用第12-14页
    1.3 永磁调速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第14-16页
        1.3.1 永磁调速装置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永磁调速装置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
        1.3.3 永磁调速装置的发展方向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永磁调速装置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第18-38页
    2.1 永磁调速装置的基本结构第18-19页
    2.2 永磁调速装置的闭合磁路第19-26页
        2.2.1 永磁调速装置磁路设计理论第19-20页
        2.2.2 永磁调速装置闭合磁路设计第20-22页
        2.2.3 永磁调速装置闭合磁路有限元仿真实验第22-26页
    2.3 永磁调速装置的参数设计第26-34页
        2.3.1 磁极数量对磁密影响的仿真实验第26-29页
        2.3.2 永磁体厚度对磁密影响的仿真实验第29-31页
        2.3.3 铜盘厚度对磁密影响的仿真实验第31页
        2.3.4 间隙宽度对磁密影响的仿真实验第31-34页
    2.4 永磁调速装置涡流与转矩的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4-37页
        2.4.1 三维瞬态涡流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4-36页
        2.4.2 三维瞬态转矩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永磁调速装置解析模型建立与验证第38-49页
    3.1 永磁调速装置磁场建模第38-41页
    3.2 永磁调速装置的转矩建模与仿真实验第41-43页
        3.2.1 永磁调速装置转矩建模第41-42页
        3.2.2 间隙宽度对转矩影响的仿真实验第42-43页
    3.3 永磁调速装置涡流的建模与研究第43-48页
        3.3.1 永磁调速装置涡流的建模第43-45页
        3.3.2 涡流发热问题的研究第45-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永磁调速装置水冷系统的设计第49-62页
    4.1 永磁调速装置冷却方式第49-52页
        4.1.1 常用冷却方式的研究第49-50页
        4.1.2 冷却方式的选取原则第50-52页
    4.2 永磁调速装置铜盘侧水冷系统的设计第52-56页
        4.2.1 铜盘的温升计算第52页
        4.2.2 铜盘侧水冷结构设计第52-56页
    4.3 永磁调速装置钢盘侧水冷系统的设计第56-57页
    4.4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第57-61页
        4.4.1 制冷机组循环冷却水温度控制要求第57-58页
        4.4.2 蓄冷罐冷冻水的温度控制第58-60页
        4.4.3 水冷系统散热效果的仿真实验第60-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永磁调速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第62-74页
    5.1 永磁调速装置控制系统设计第62-63页
    5.2 永磁调速装置控制电机的模型与特性分析第63-66页
        5.2.1 永磁调速装置控制电机的参数第63-64页
        5.2.2 控制电机响应速度的仿真实验第64-66页
        5.2.3 双直流力矩电机的数学模型第66页
    5.3 自抗扰控制策略在直流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第66-70页
        5.3.1 自抗扰控制策略的研究第66-68页
        5.3.2 ADRC控制器的建模与仿真实验第68-70页
    5.4 速度回路的ADRC控制器建模与仿真实验第70-73页
        5.4.1 速度回路的ADRC控制器建模第70-71页
        5.4.2 速度回路的ADRC控制器的仿真与结果分析第71-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6.1 研究结果总结第74-75页
    6.2 未来研究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Boosting和SVM的用户侧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