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碳关税对全球产生的影响 | 第11-13页 |
1.2.2 碳关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碳关税 | 第19-32页 |
2.1 碳关税提出的背景 | 第19-28页 |
2.1.1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 第19-26页 |
2.1.2 能源大量消耗带来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 | 第26-28页 |
2.2 碳关税的相关概念 | 第28-31页 |
2.2.1 碳关税的概念及性质 | 第28-29页 |
2.2.2 与碳关税相关的概念辨析 | 第29-31页 |
2.3 碳关税的征收形式 | 第31-32页 |
第3章 产业的概念、划分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32-36页 |
3.1 产业 | 第32-33页 |
3.1.1 产业的概念 | 第32页 |
3.1.2 产业的分类 | 第32-33页 |
3.1.3 中国的三次产业划分 | 第33页 |
3.2 产业结构 | 第33-36页 |
3.2.1 产业结构的概念 | 第33页 |
3.2.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33-36页 |
第4章 碳关税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关系 | 第36-52页 |
4.1 碳关税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 | 第36-40页 |
4.1.1 我国的出口结构 | 第36-39页 |
4.1.2 碳关税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和服务业出口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 出口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40-50页 |
4.2.1 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 | 第40-46页 |
4.2.2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其他国家的对比 | 第46-49页 |
4.2.3 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需求的作用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碳关税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模拟分析 | 第52-65页 |
5.1 对碳关税的假设 | 第52-57页 |
5.1.1 对碳关税税率的假设 | 第52-53页 |
5.1.2 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量的计算 | 第53-56页 |
5.1.3 碳关税税额的计算 | 第56-57页 |
5.2 中国产业结构模型 | 第57-59页 |
5.2.1 中国的产业结构模型构建 | 第57页 |
5.2.2 与产业结构水平H相关的数据 | 第57-59页 |
5.3 碳关税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59-62页 |
5.3.1 相关性检验 | 第59-60页 |
5.3.2 平稳性检验 | 第60-61页 |
5.3.3 协整检验 | 第61-62页 |
5.4 模型评价 | 第62-65页 |
第6章 碳关税时代我国的应对策略 | 第65-69页 |
6.1 长期应对策略 | 第66-67页 |
6.1.1 主动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 第66页 |
6.1.2 能源利用与选择 | 第66-67页 |
6.1.3 革新技术 | 第67页 |
6.2 短期应对策略 | 第67-69页 |
6.2.1 国内征收碳税 | 第67-68页 |
6.2.2 争取在国际的话语权 | 第68页 |
6.2.3 出台低碳政策 | 第68-69页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9-72页 |
7.1 总结 | 第69-70页 |
7.2 研究创新点 | 第70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A | 第77-79页 |
附录B | 第79-80页 |
附录C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