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黄淮南片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致谢第4-8页
摘要第8-9页
1.文献综述第9-15页
    1.1 小麦淀粉的理化特性第9-10页
        1.1.1 淀粉颗粒特性第9页
        1.1.2 淀粉糊化特性第9-10页
        1.1.3 小麦淀粉的膨胀特性第10页
    1.2 小麦淀粉与食品品质的关系第10-12页
        1.2.1 直链淀粉含量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第10页
        1.2.2 淀粉糊化特性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第10-11页
        1.2.3 淀粉膨胀特性与面条品质关系第11-12页
    1.3 影响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因素第12页
        1.3.1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第12页
        1.3.2 农艺措施对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第12页
    1.4 关联分析第12-15页
        1.4.1 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第12页
        1.4.2 关联分析基础第12-13页
            1.4.2.1 连锁不平衡的概念第12-13页
            1.4.2.2 连锁不平衡的度量第13页
        1.4.3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第13页
        1.4.4 关联分析方法第13-15页
2.引言第15-16页
3.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3.1 植物材料第16页
    3.2 试验方法第16-18页
        3.2.1 田间试验第16页
        3.2.2 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第16-17页
            3.2.2.1 籽粒硬度测定第16页
            3.2.2.2 磨粉第16页
            3.2.2.3 糊化特性测定第16-17页
        3.2.3 DNA提取和基因组660K芯片分型第17页
        3.2.4 群体结构分析第17页
        3.2.5 性状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第17页
        3.2.6 数据分析第17-18页
4.结果与分析第18-37页
    4.1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异及相关性分析第18-23页
        4.1.1 品种间粘度参数的变异第18-20页
        4.1.2 粘度参数间的相关性第20-23页
    4.2 关联分析第23-37页
        4.2.1 SNP标记多态性和群体结构第23-24页
        4.2.2 RVA参数的关联分析第24-26页
        4.2.3 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第26-37页
5.讨论第37-40页
    5.1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异及其相关性第37-38页
    5.2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关联分析第38-40页
6.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8页
ABSTRACT第48-49页
附录第50-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臭氧的污染特征及其前体物敏感性分析
下一篇:黑麦草—水稻轮作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