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向车铣运动建模及理论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车铣加工的技术背景 | 第12-13页 |
| ·车铣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 ·建模与仿真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2章 切向车铣的基本参数 | 第20-30页 |
| ·切向车铣的切削层参数 | 第20-22页 |
| ·切削深度 | 第20-21页 |
| ·切削厚度 | 第21页 |
| ·切削宽度 | 第21-22页 |
| ·平均切削总面积 | 第22页 |
| ·进给量和切削速度 | 第22-25页 |
| ·铣刀的进给量 | 第22-23页 |
| ·切削速度 | 第23-25页 |
| ·切向车铣的加工方式 | 第25-29页 |
| ·逆铣和顺铣的特点 | 第26-28页 |
| ·切向车铣的逆铣和顺铣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切向车铣运动的建模 | 第30-37页 |
| ·切向车铣的数学建模 | 第30-34页 |
| ·车铣运动过程的矢量表达 | 第30-31页 |
| ·铣刀矢量方程建立 | 第31页 |
| ·坐标变换 | 第31-32页 |
| ·多刃铣刀运动的矢量表达式 | 第32-33页 |
| ·具有轴向进给切向车铣运动的矢量表达式 | 第33页 |
| ·一般切向车铣的矢量表达式 | 第33-34页 |
| ·刀刃上任意一点矢量方程 | 第34-36页 |
| ·任意点矢量方程 | 第34-35页 |
| ·坐标变换 | 第35页 |
| ·有轴向进给的一般切向车铣轨迹 | 第35-36页 |
| ·多刃铣刀任意点矢量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切向车铣的运动轨迹仿真 | 第37-47页 |
| ·基本加工条件 | 第37-38页 |
| ·切向车铣外圆的运动曲线仿真 | 第38-42页 |
| ·铣刀齿数对刀刃轨迹的影响 | 第38-39页 |
| ·转速比对刀刃轨迹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轴向进给量对刀刃轨迹的影响 | 第40-41页 |
| ·铣刀螺旋角对刀刃轨迹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工件最终表面的形成 | 第42-46页 |
| ·铣刀齿数对表面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42-43页 |
| ·转速比对表面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43-44页 |
| ·铣刀螺旋角对表面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44页 |
| ·轴向进给对表面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切向车铣方式对表面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理论表面粗糙度的建模与仿真 | 第47-75页 |
| ·理论粗糙度的建模方法 | 第47-48页 |
| ·切向车铣理论粗糙度建模 | 第48-51页 |
| ·螺旋角在加工过程的作用 | 第48页 |
| ·切向车铣加工残留痕迹 | 第48-49页 |
| ·切向表面残留高度的变化函数 | 第49-50页 |
| ·轴向表面残留高度的变化函数 | 第50-51页 |
| ·切向车铣表面微观形貌建模 | 第51-56页 |
| ·切向表面残留高度的计算 | 第52-53页 |
| ·滞后角 | 第53-55页 |
| ·切向表面残留高度的合成 | 第55页 |
| ·轴向表面残留高度的计算 | 第55-56页 |
| ·表面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 ·仿真建模 | 第56-57页 |
| ·残留波峰斜率 | 第57-58页 |
| ·工件的圆周方向理论残留高度 | 第58-59页 |
| ·切向车铣表面仿真 | 第59-64页 |
| ·仿真算法 | 第59-61页 |
| ·仿真流程图 | 第61-62页 |
| ·设定基本加工条件 | 第62-64页 |
| ·切向车铣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 第64-73页 |
| ·轴向进给速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4-66页 |
| ·转速比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6-68页 |
| ·切削深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8-69页 |
| ·刀具半径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9-73页 |
| ·小结 | 第73-75页 |
| 第6章 切向车铣切削试验 | 第75-83页 |
| ·试验步骤 | 第75页 |
| ·试验设备 | 第75-77页 |
| ·切向车铣加工设备 | 第75-76页 |
| ·切向车铣检测设备 | 第76-77页 |
| ·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77-82页 |
| ·轴向进给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77-80页 |
| ·转速比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