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0页 |
1.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9-11页 |
1.1.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1.1.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 第10-11页 |
1.2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分类及发展 | 第11-17页 |
1.2.1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分类 | 第11-14页 |
1.2.2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1.3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4.2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于DMD哈达玛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 | 第20-31页 |
2.1 基于DMD哈达玛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的光学系统 | 第20-24页 |
2.2 数字微镜器件 | 第24-27页 |
2.2.1 DMD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4-26页 |
2.2.2 DMD的特点 | 第26-27页 |
2.3 哈达玛变换 | 第27-29页 |
2.3.1 哈达玛变换的定义和特点 | 第27-28页 |
2.3.2 哈达玛变换原理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波长标准化及主要性能测试 | 第31-39页 |
3.1 波长标定 | 第31-32页 |
3.2 波长台间差标准化 | 第32-36页 |
3.3 主要性能指标测试 | 第36-38页 |
3.3.1 光学分辨率测试 | 第36-37页 |
3.3.2 吸光度重复性测试 | 第37-38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利用Zemax软件分析杂散光 | 第39-48页 |
4.1 DMD在 Zemax中的模型 | 第39-40页 |
4.2 DMD编码模板工作原理 | 第40-42页 |
4.3 杂散光分析 | 第42-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8页 |
5.2 创新点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