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0-2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22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22页 |
1.4.3 LOGISTIC模型分析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灵活就业人员及其现状 | 第23-31页 |
2.1 灵活就业及灵活就业人员的界定 | 第23-24页 |
2.1.1 灵活就业的界定 | 第23页 |
2.1.2 灵活就业人员的界定 | 第23-24页 |
2.2 灵活就业人员的来源 | 第24-25页 |
2.2.1 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下岗职工 | 第24页 |
2.2.2 农民工或失地农民 | 第24-25页 |
2.2.3 大学毕业生和具备特殊技能的知识阶层 | 第25页 |
2.3 灵活就业人员的特点 | 第25-26页 |
2.3.1 收入水平低 | 第25页 |
2.3.2 流动性大且就业方式灵活 | 第25-26页 |
2.3.3 劳动关系和社保关系不健全 | 第26页 |
2.4 灵活就业人员规模 | 第26-27页 |
2.5 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5.1 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27-28页 |
2.5.2 生命周期假说 | 第28-29页 |
2.5.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调研数据实证分析 | 第31-40页 |
3.1 研究说明 | 第31页 |
3.1.1 个人因素 | 第31页 |
3.1.2 单位因素 | 第31页 |
3.1.3 制度因素 | 第31页 |
3.2 济南市调研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3.2.1 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3.2.2 数据来源与选取 | 第32页 |
3.3 调研对象基本特征描述 | 第32-34页 |
3.4 调研对象职业描述 | 第34-35页 |
3.5 调研对象养老保险参与现状描述 | 第35-36页 |
3.6 调研对象社会保险认知情况描述 | 第36-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模型的建立与LOGISTIC分析 | 第40-49页 |
4.1 影响因素及说明 | 第40-41页 |
4.2 潜在因素的非参数检验识别 | 第41-43页 |
4.3 影响程度LOGISTIC模型分析 | 第43-48页 |
4.3.1 显著因素的虚拟变量设置 | 第43-44页 |
4.3.2 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4.4 模型的检验 | 第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现状及经验借鉴 | 第49-55页 |
5.1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 第49-53页 |
5.1.1 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 第50-51页 |
5.1.2 专门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政策 | 第51-53页 |
5.2 经验借鉴 | 第53-54页 |
5.2.1 政府加大投入,强化责任意识 | 第53页 |
5.2.2 制定专门的社会保险政策 | 第53-54页 |
5.2.3 完善法律法规,采取激励措施 | 第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建议 | 第55-60页 |
6.1 完善相关法律,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 第55-56页 |
6.2 降低缴费基数,优化缴费比例 | 第56页 |
6.3 优化参保条件 | 第56-57页 |
6.4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满意度 | 第57-58页 |
6.5 其他措施 | 第58-60页 |
6.5.1 政府加大投入 | 第58页 |
6.5.2 适当延长缴费年限 | 第58页 |
6.5.3 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 第58页 |
6.5.4 统计灵活就业率 | 第58-6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