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目的第9页
        1.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古今中外主要考试模式简介与比较第16-34页
    2.1 考试的含义及考试分类第16-18页
        2.1.1 考试概念和内涵第16-17页
        2.1.2 考试功能及分类第17-18页
    2.2 中外古今主要考试模式第18-28页
        2.2.1 中国古代考试类型第18-22页
        2.2.2 中国近代考试类型第22-24页
        2.2.3 中国现代考试类型第24-26页
        2.2.4 国外现代主要考试模式第26-28页
    2.3 国内外考试模式之比较第28-31页
        2.3.1 中国考试模式之利弊第28-30页
        2.3.2 外国考试模式之利弊第30-31页
    2.4 国内外考试模式之核心内涵第31-34页
        2.4.1 学习进程中注重效果考试第31-32页
        2.4.2 学习结束后注重水平考试第32页
        2.4.3 考试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以致用第32-34页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课考试的共性和特性第34-40页
    3.1 高校考试的基本类型第34-36页
        3.1.1 理工文科考试第34页
        3.1.2 理论技能考试第34-35页
        3.1.3 效果考试和资格考试第35-36页
    3.2 思政课考试与其他考试的共性第36页
    3.3 思政课考试与其他考试的区别第36-37页
    3.4 思政课考试的主要方式方法第37-40页
第四章 高校思政课考核体系现状分析第40-46页
    4.1 思政课考核体系改革现状第40-42页
        4.1.1 思政课考试体系理论研究第40-41页
        4.1.2 思政课考试体系改革实践第41-42页
    4.2 思政课考试体系研究成果与不足第42-43页
        4.2.1 思政课现有考试方法成果第42-43页
        4.2.2 思政课现有考试方法不足第43页
    4.3 思政课考试存在问题分析第43-46页
第五章 H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第46-50页
    5.1 “教-学双主动”模式的提出及其内容第46-47页
    5.2 “教-学双主动”模式之“考”模式内涵第47-48页
    5.3 “教-学双主动”模式之“考”模式评析第48-50页
        5.3.1 H大学“教-学双主动”模式的成果第48页
        5.3.2 H大学“教-学双主动”模式的不足第48-50页
第六章 优化思政课考核模式的探索第50-56页
    6.1 思政课考试的功能第50页
    6.2 完善思政课考核方式的初步设想第50-54页
        6.2.1 改进思政课考试模式的主要目标第51页
        6.2.2 改进思政课考试模式的体系构成第51-53页
        6.2.3 改进思政课考试模式的方法探索第53-54页
    6.3 优化思政课考试模式有利于团队精神培养第54-56页
第七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协同过滤的移动电子商务推荐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Hadoop/MongoDB的Web日志挖掘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