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研究方法论文--细胞学实验与细胞学研究方法论文

基于金银/DNA的双光子纳米探针构建及其细胞成像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7页
    1.1 双光子吸收原理第10-12页
    1.2 双光子有机小分子探针的应用第12-17页
        1.2.1 基于双光子有机小分子探针检测生物体内的离子和小分子第12-16页
        1.2.2 基于双光子有机小分子探针检测蛋白质酶第16-17页
    1.3 双光子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应用第17-19页
        1.3.1 基于双光子纳米复合探针的检测手段第17-18页
        1.3.2 基于双光子纳米复合探针的治疗手段第18-19页
    1.4 金/银纳米颗粒第19-22页
    1.5 谷胱甘肽及核酸内切酶第22-25页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双光子有机小分子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第27-36页
    2.1 前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1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28-29页
        2.2.2 BMVC-Bu的制备第29-30页
        2.2.3 考察BMVC-Bu与不同DNA的作用第30页
        2.2.4 双光子横截面积的测定第30-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2.3.1 双光子染料BMVC-Bu的表征第31-32页
        2.3.2 BMVC-Bu与DNA的作用研究第32-34页
        2.3.3 BMVC-Bu与BMVC-Bu/HPDNA双光子横截面积的测定与计算第34-35页
    2.4 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AgNPs/DNA/BMVC-Bu双光子纳米探针构建及其用于组织凋亡过程中GSH的成像第36-53页
    3.1 前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8页
        3.2.1 试剂和仪器第37页
        3.2.2 AgNPs/DNA/BMVC-Bu双光子纳米复合探针的制备第37页
        3.2.3 体外GSH的检测第37页
        3.2.4 细胞毒性实验第37-38页
        3.2.5 细胞内GSH的检测第38页
        3.2.6 组织切片内GSH成像第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52页
        3.3.1 纳米探针的设计原理第38-39页
        3.3.2 BMVC-Bu/HPDNA稳定性考察第39-42页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2-43页
        3.3.4 AgNPs/DNA/BMVC-Bu纳米复合探针的表征第43-44页
        3.3.5 实验机理验证第44-46页
        3.3.6 选择性考察第46页
        3.3.7 灵敏度考察第46-47页
        3.3.8 OPE和TPE模式下AgNPs/DNA/BMVC-Bu对生物流体中GSH的响应第47-48页
        3.3.9 细胞内GSH的检测第48-50页
        3.3.10 细胞及组织凋亡过程中GSH的检测第50-52页
    3.4 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基于AuNPs/DNA/BMVC-Bu双光子纳米探针检测DnaseI酶第53-58页
    4.0 前言第53页
    4.1 实验部分第53-54页
        4.1.1 试剂和仪器第53-54页
        4.1.2 AuNPs/DNA/BMVC-Bu双光子纳米探针的制备第54页
        4.1.3 体外DnaseI酶检测第54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4-57页
        4.2.1 Au NPs/DNA/BMVC-Bu 双光子纳米探针检测 Dnase I 酶原理第54-55页
        4.2.2 实验可行性考察第55-56页
        4.2.3 AuNPs/DNA/BMVC-Bu纳米探针的表征第56页
        4.2.4 DnaseI酶切条件考察第56-57页
    4.3 小结第57-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蚁群算法在Web服务中应用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WEB的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