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理论 | 第18-27页 |
2.1 风险理论定义 | 第18-19页 |
2.2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概念与特点 | 第19-20页 |
2.2.1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概念 | 第19页 |
2.2.2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特点 | 第19-20页 |
2.3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 | 第20-22页 |
2.3.1 操作失误 | 第20-21页 |
2.3.2 主观违规 | 第21页 |
2.3.3 内外欺诈 | 第21页 |
2.3.4 技术风险 | 第21-22页 |
2.4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问题产生因素 | 第22-27页 |
2.4.1 账户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 第22-23页 |
2.4.2 反洗钱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 第23-24页 |
2.4.3 现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 第24页 |
2.4.4 系统操作及重要物品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 第24-25页 |
2.4.5 柜员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 第25页 |
2.4.6 授权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 第25页 |
2.4.7 代理业务中的风险因素 | 第25-27页 |
第3章 M商业银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7-36页 |
3.1 M商业银行背景情况简介 | 第27-28页 |
3.2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失效 | 第28-31页 |
3.2.1 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压力较大,岗位制约失效 | 第28-29页 |
3.2.2 员工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不到位 | 第29-30页 |
3.2.3 人员轮岗频率不合理,引发操作风险 | 第30页 |
3.2.4 人员激励措施不足,忽略其管理主观能动性 | 第30-31页 |
3.3 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 第31-32页 |
3.4 经营管理导向问题 | 第32-33页 |
3.4.1 过于追求发展速度 | 第32-33页 |
3.4.2 市场营销人员与柜员存在利益捆绑 | 第33页 |
3.5 执行力不足 | 第33-36页 |
3.5.1 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足 | 第33-35页 |
3.5.2 对风险防范的执行力不足 | 第35-36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防控对策 | 第36-49页 |
4.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构建柜面操作风险管理防线 | 第36-40页 |
4.1.1 根据岗位实际情况完善人员配备 | 第36页 |
4.1.2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 第36-37页 |
4.1.3 实现轮岗频率合理化,避免操作风险 | 第37-38页 |
4.1.4 完善员工激励制度 | 第38-39页 |
4.1.5 设定合理的考核比例 | 第39-40页 |
4.2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 | 第40-43页 |
4.2.1 完善规章制度,实现全面的柜面操作流程 | 第40页 |
4.2.2 完善信息传导机制 | 第40-41页 |
4.2.3 规范问责标准 | 第41-43页 |
4.3 树立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意识 | 第43-45页 |
4.3.1 营造良好的银行防控文化,提升员工风险防范意识 | 第43-44页 |
4.3.2 厘清各方利益边界,加强风险防范 | 第44-45页 |
4.4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强化执行力 | 第45-49页 |
4.4.1 优化柜面操作管理方法 | 第45-46页 |
4.4.2 升级商业银行操作系统 | 第46-49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