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大规模产品侵权中比例责任的承担研究--以“非可替代性”产品侵权中市场份额责任的适用限制为切入点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第5-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绪论第12-17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目前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非可替代性”产品侵权中市场份额责任的适用限制第17-25页
    第一节 “可替代性”产品侵权中市场份额责任适用的合理性—以DES案件为例第17-19页
    第二节 “非可替代性”产品侵权中市场份额责任的适用限制第19-25页
        一、市场份额责任适用前提限制—“可替代性”第20-23页
        二、市场份额责任的实际适用范围第23-25页
第二章 市场份额责任适用限制突破— 比例责任第25-30页
    第一节 市场份额责任适用限制突破必要性与可能性第25-27页
        一、市场份额责任突破必要性第25页
        二、市场份额责任适用限制突破可能性第25-27页
    第二节 市场份额责任适用限制突破:比例责任第27-30页
        一、“可替代性”的突破第27页
        二、将比例责任适用到非可替代性产品侵权第27-28页
        三、比例责任与市场份额责任的逻辑关系第28-30页
第三章 针对大规模产品侵权比例责任规则的适用性第30-41页
    第一节 比例责任的特征第30-32页
    第二节 比例责任科学性和合理性第32-36页
        一、针对大规模产品侵权案件现有处理规则的缺陷第32页
        二、针对大规模产品侵权案件比例责任适用性第32-34页
        三、比例责任适用的现实意义第34-36页
    第三节 比例责任适用范围及计算方法第36-41页
        一、比例责任适用范围第36-39页
        二、比例责任拓展适用第39页
        三、比例责任计算方法第39-41页
第四章 比例责任在中国法引入第41-46页
    第一节 比例责任在中国法中的引入的初步设计第41-44页
        一、变更我国因果关系类型及证明标准第41-43页
        二、比例责任立法定位第43-44页
    第二节 当前情形下比例责任适用的具体措施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性核壳型砷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砷性能研究
下一篇:电厂脱硫石膏协同粉煤灰固化CO2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