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路基温度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列车荷载作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路基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季节性冻土区高填方路堤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 第17-39页 |
2.1 高填方路堤温度场数值模型 | 第17-19页 |
2.1.1 基本假设 | 第17页 |
2.1.2 高路堤温度场微分方程 | 第17-19页 |
2.1.3 边界条件分类 | 第19页 |
2.2 高填方路堤温度场有限元计算 | 第19-29页 |
2.2.1 场地概况 | 第20页 |
2.2.2 几何模型 | 第20-22页 |
2.2.3 材料参数确定 | 第22页 |
2.2.4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2-27页 |
2.2.5 计算结果验证 | 第27-29页 |
2.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9-38页 |
2.3.1 冻结期路基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 第31-33页 |
2.3.2 融化期和正常期路基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 第33-37页 |
2.3.3 典型时期温度场选取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季冻区高填方路堤动力计算相关理论 | 第39-49页 |
3.1 动应力计算理论 | 第39-42页 |
3.1.1 荷载的分担 | 第39-40页 |
3.1.2 动压应力分布及简化计算方法 | 第40-42页 |
3.2 运动方程建立与求解 | 第42-45页 |
3.2.1 运动方程求解方法 | 第42-44页 |
3.2.2 瑞利阻尼求解方法 | 第44-45页 |
3.3 无限元基本理论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季冻区高填方路堤建模及模型验证 | 第49-71页 |
4.1 列车荷载模拟 | 第49-51页 |
4.2 列车行驶路基振动响应分析模型 | 第51-54页 |
4.2.1 无限元人工边界 | 第51-52页 |
4.2.2 数值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4.2.3 材料参数选取 | 第53-54页 |
4.2.4 动力有限元计算步骤 | 第54页 |
4.3 初始应力场和初始温度场 | 第54-56页 |
4.4 模型可靠性验证 | 第56-70页 |
4.3.1 现场监测 | 第56-58页 |
4.3.2 模型可靠性验证 | 第58-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季冻区高填方路堤动力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97页 |
5.1 列车行驶下高填方路堤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71-75页 |
5.1.1 计算断面选取 | 第71-72页 |
5.1.2 高填方路堤模拟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5.2 高填方路堤表层竖向动应力状态分析 | 第75-84页 |
5.2.1 高填方路堤动应力分布特征 | 第75-78页 |
5.2.2 冻结期基床表层竖向动应力状态分析 | 第78-80页 |
5.2.3 融化期基床表层竖向动应力状态分析 | 第80-82页 |
5.2.4 正常期基床表层竖向动应力状态分析 | 第82-84页 |
5.3 高填方路堤不同深度处动应力状态分析 | 第84-91页 |
5.3.1 冻结期动应力衰减规律 | 第84-86页 |
5.3.2 融化期动应力衰减规律 | 第86-89页 |
5.3.3 正常期动应力衰减规律 | 第89-91页 |
5.4 不同冻融状态下竖向动应力规律对比 | 第91-96页 |
5.4.1 基床表层竖向动应力对比 | 第92-93页 |
5.4.2 竖向动应力衰减规律对比 | 第93-9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6.1 结论 | 第97-98页 |
6.2 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5页 |
附件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