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16-18页 |
| 1 绪论 | 第18-35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22页 |
| 1.2 损伤劣化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1.3 锈蚀钢筋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 1.4 劣化与损伤劣化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 1.5 劣化与损伤劣化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 1.6 存在问题 | 第31-32页 |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2-35页 |
| 2 研究方案总体设计 | 第35-39页 |
| 2.1 煤矿自然环境模拟 | 第35-36页 |
| 2.2 施加静载设计 | 第36页 |
| 2.3 试验周期及加速倍数 | 第36-37页 |
| 2.4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7-38页 |
| 2.5 理论方案设计 | 第38-39页 |
| 3 劣化与损伤劣化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39-55页 |
| 3.1 试验方法及过程 | 第39-42页 |
| 3.2 碳化深度 | 第42-44页 |
| 3.3 芯样抗压强度 | 第44-46页 |
| 3.4 弹性模量 | 第46-47页 |
| 3.5 混凝土材料微观分析 | 第47-53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4 锈蚀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55-72页 |
| 4.1 试验方法及过程 | 第55-57页 |
| 4.2 钢筋力学性能 | 第57-67页 |
| 4.3 钢筋锈蚀率增长规律 | 第67-69页 |
| 4.4 钢筋名义屈服强度相对值和名义极限强度相对值退化模型 | 第69-7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5 劣化与损伤劣化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72-95页 |
| 5.1 试验方案 | 第72-75页 |
| 5.2 劣化过程及状态 | 第75页 |
| 5.3 破坏过程及破裂特征 | 第75-86页 |
| 5.4 承载能力 | 第86-89页 |
| 5.5 变形能力 | 第89-93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 6 劣化与损伤劣化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退化规律以及设计方法 | 第95-107页 |
| 6.1 劣化与损伤劣化梁破坏特征 | 第95-97页 |
| 6.2 承载能力退化规律 | 第97-98页 |
| 6.3 变形能力退化规律 | 第98-99页 |
| 6.4 未劣化梁承载力设计方法 | 第99-100页 |
| 6.5 承载力设计影响因素 | 第100-101页 |
| 6.6 劣化与损伤劣化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101-103页 |
| 6.7 试验结果验证 | 第103-104页 |
| 6.8 煤矿工业建筑损伤劣化防治技术 | 第104-105页 |
| 6.9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0页 |
| 7.1 主要结论 | 第107-108页 |
| 7.2 展望 | 第108-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5页 |
| 作者简历 | 第115-11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