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石榴皮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1.1 石榴的资源分布 | 第11页 |
1.1.2 石榴皮的生药鉴定 | 第11-12页 |
1.1.3 石榴皮的化学成分 | 第12页 |
1.1.4 石榴皮的药理作用 | 第12-15页 |
1.1.5 石榴皮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 腹泻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1 腹泻的危害 | 第16页 |
1.2.2 腹泻的种类 | 第16-17页 |
1.2.3 腹泻的原因及机制 | 第17-18页 |
1.2.4 腹泻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 第18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2.1 材料 | 第19-20页 |
2.1.1 试剂 | 第19页 |
2.1.2 仪器 | 第19-20页 |
2.1.3 试验动物 | 第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1 石榴皮水提物抗腹泻活性的研究 | 第20页 |
2.2.2 石榴皮水提物抗腹泻有效部位的筛选 | 第20-22页 |
2.2.3 乙酸乙酯部位中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22-23页 |
2.2.4 安石榴苷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3-24页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4-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0页 |
3.1 石榴皮水提物抗蓖麻油诱导的腹泻模型试验结果 | 第26页 |
3.2 石榴皮水提物抗腹泻有效部位的筛选 | 第26-30页 |
3.2.1 石榴皮水提物不同部位的萃取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3.2.2 石榴皮水提物不同萃取部位抗腹泻活性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3.2.3 抗腹泻有效部位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结果 | 第28页 |
3.2.4 抗腹泻有效部位对小肠积液的影响结果 | 第28-29页 |
3.2.5 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3.3 乙酸乙酯部位中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30-34页 |
3.3.1 乙酸乙酯部位的HPLC/ESI-MS分析结果 | 第30-34页 |
3.4 安石榴苷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34-40页 |
3.4.1 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 | 第34页 |
3.4.2 方法学验证结果 | 第34页 |
3.4.3 乙醇浓度对安石榴苷提取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4 提取温度对安石榴苷提取率的影响 | 第35页 |
3.4.5 提取时间对安石榴苷提取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6 液料比对安石榴苷提取率的影响 | 第36页 |
3.4.7 粒径大小对安石榴苷提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8 提取次数对安石榴苷提取率的影响 | 第37页 |
3.4.9 田口试验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 | 第37-39页 |
3.4.10 验证试验结果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6页 |
4.1 石榴皮水提物抗腹泻活性的研究 | 第40-41页 |
4.1.1 蓖麻油诱导的腹泻模型讨论 | 第40-41页 |
4.2 石榴皮水提物抗腹泻有效部位的筛选 | 第41-42页 |
4.2.1 有效部位的萃取讨论 | 第41-42页 |
4.2.2 胃肠道蠕动与小肠积液试验讨论 | 第42页 |
4.3 乙酸乙酯部位中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42-43页 |
4.3.1 乙酸乙酯部位的HPLC/ESI-MS分析讨论 | 第42-43页 |
4.3.2 有效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抗腹泻机制讨论 | 第43页 |
4.4 安石榴苷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43-46页 |
4.4.1 单因素试验 | 第43-44页 |
4.4.2 田口试验法讨论 | 第44-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