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Xen虚拟机调度算法研究 | 第14-32页 |
2.1 虚拟化技术及其分类 | 第14-17页 |
2.2 Xen体系结构 | 第17-19页 |
2.2.1 Xen的运行原理 | 第18-19页 |
2.2.2 SMP系统结构 | 第19页 |
2.3 Xen调度算法及分析 | 第19-31页 |
2.3.1 Xen调度算法的调度过程 | 第19-22页 |
2.3.2 BVT算法原理 | 第22-23页 |
2.3.3 BVT调度算法的优点和缺点 | 第23页 |
2.3.4 SEDF调度算法原理 | 第23-28页 |
2.3.5 SEDF算法的优点和缺点 | 第28-30页 |
2.3.6 Credit调度算法 | 第30页 |
2.3.7 Credit算法的优点与不足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Credit调度算法的VCPU负载均衡调整 | 第32-45页 |
3.1 Credit调度算法的负载均衡分析 | 第32-36页 |
3.2 改进的Credit算法的详细设计 | 第36-44页 |
3.2.1 Credit调度算法的实现流程 | 第36-38页 |
3.2.2 相关数据结构的设计 | 第38-41页 |
3.2.3 核心模块实现 | 第41-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Credit调度算法的时间片调整 | 第45-51页 |
4.1 Credit调度算法的时间片分析 | 第45页 |
4.2 改进的Credit算法的详细设计 | 第45-50页 |
4.2.1 Credit调度算法的具体实现 | 第45-46页 |
4.2.2 相关数据结构的设计 | 第46-48页 |
4.2.3 实现核心算法模块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 第51-64页 |
5.1 实验环境及测试指标 | 第51-52页 |
5.1.1 实验环境与设置 | 第51-52页 |
5.1.2 调度性能评测指标 | 第52页 |
5.2 BOOST态虚拟CPU负载均衡实验 | 第52-56页 |
5.2.1 实验原理 | 第52-53页 |
5.2.2 性能评测与实验分析 | 第53-56页 |
5.3 动态时间片调整实验 | 第56-60页 |
5.3.1 BOOST态虚拟CPU的时间片调整测试 | 第56页 |
5.3.2 性能评测与实验分析 | 第56-58页 |
5.3.3 UNDER态虚拟CPU时间片调整测试 | 第58-59页 |
5.3.4 性能评测与实验分析 | 第59-60页 |
5.4 改进算法整体性能测试 | 第60-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总结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