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异构多核智能相机的缺陷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图像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论文组织第13-14页
第二章 智能相机检测方案及系统框架设计第14-24页
    2.1 检测系统开发平台第14-17页
        2.1.1 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体系结构第14-15页
        2.1.2 ZC702开发板第15-16页
        2.1.3 软件开发环境第16-17页
    2.2 缺陷检测方法第17-19页
    2.3 检测系统总体方案第19-21页
        2.3.1 检测系统总体框架第19-21页
        2.3.2 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第21页
    2.4 需求定制的智能相机第21-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缺陷图像的预处理第24-43页
    3.1 缺陷检测相关的预处理技术第24页
    3.2 缺陷图像的滤波算法第24-30页
        3.2.1 滤波算法分类第24-28页
        3.2.2 滤波算法的分析和比较第28-30页
    3.3 阈值分割第30-35页
        3.3.1 概述第30-31页
        3.3.2 阈值分割算法第31-34页
        3.3.3 阈值分割效果第34-35页
    3.4 形态学运算第35-37页
    3.5 缺陷图像的边缘检测算法第37-42页
        3.5.1 边缘检测算法分类第38-41页
        3.5.2 边缘检测效果对比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缺陷图像的轮廓提取和特征分析第43-59页
    4.1 缺陷检测算法的基本结构第43-45页
    4.2 缺陷轮廓提取第45-48页
        4.2.1 轮廓提取法第45页
        4.2.2 边界跟踪法第45-47页
        4.2.3 提取缺陷轮廓第47-48页
    4.3 连通域检测与标记第48-51页
        4.3.1 二值图像连通域查找第48-49页
        4.3.2 连通域标记第49-51页
    4.4 缺陷参数计算第51-54页
        4.4.1 缺陷面积测量第51页
        4.4.2 缺陷周长测量第51-52页
        4.4.3 二值图像小区域消除第52-53页
        4.4.4 缺陷定位和标记第53-54页
    4.5 缺陷类型划分第54-56页
    4.6 Hough变换检测直线第56-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检测系统的应用层框架实现和平台验证第59-68页
    5.1 检测系统应用层软件结构第59-60页
    5.2 异构多核平台的图像处理流水线优化第60-65页
        5.2.1 应用层框架调整及编译优化第60-62页
        5.2.2 图像处理模块标准化第62页
        5.2.3 显示模式优化第62-64页
        5.2.4 图像处理流水线的优化实现第64-65页
    5.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第65-67页
        5.3.1 测试平台搭建第65-66页
        5.3.2 检测功能测试第66-67页
        5.3.3 显示结果测试第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总结第68页
    6.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72-73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的个性化兴趣点推荐算法研究
下一篇:智慧园区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