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选题背景、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关于老年人与传媒 | 第14-15页 |
·关于国内老年电视节目 | 第15-17页 |
·研究的具体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具体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老龄群体的生存状态 | 第18-28页 |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老年群体 | 第18-23页 |
·中国人口老龄化五大特征 | 第18-21页 |
·老龄群体的闲暇生活形态 | 第21-22页 |
·老年群体的市场潜力——"银发经济"的到来 | 第22-23页 |
·中国老龄群体与媒介 | 第23-28页 |
·我国老年群体接触媒介的现状 | 第23-25页 |
·我国老年群体接触电视媒介的特点 | 第25-28页 |
第3章 国内老年电视节目及其历史发展 | 第28-38页 |
·老年电视节目释义 | 第28-31页 |
·广义的老年电视节目与狭义的老年电视节目 | 第28-30页 |
·完全型老年电视节目与非完全型老年电视节目 | 第30-31页 |
·国内老年电视节目的发展脉络 | 第31-32页 |
·国内老年电视节目的现状 | 第32-34页 |
·数量严重不足 | 第32-33页 |
·管理机制落后,节目形式老套 | 第33页 |
·从业人员年轻化 | 第33-34页 |
·品牌栏目少,收视群体定位不明确 | 第34页 |
·国内老年电视节目扫描 | 第34-38页 |
·完全型老年电视节目 | 第34-36页 |
·非完全型老年电视节目 | 第36-38页 |
第4章 老年电视节目与社会发展 | 第38-46页 |
·老年电视节目与社会生活 | 第38-41页 |
·老年电视节目与老年人精神生活 | 第38-39页 |
·老年电视节目与全社会生活质量 | 第39-41页 |
·老年电视节目与社会文化 | 第41-42页 |
·老年电视节目的文化建设功能 | 第41页 |
·老年电视节目的文化扩散功能 | 第41-42页 |
·老年电视节目与电视媒体 | 第42-46页 |
·老年电视节目与电视媒体 | 第43-44页 |
·老年电视节目与收视率 | 第44-46页 |
第5章 《夕阳红》节目创新分析 | 第46-62页 |
·《夕阳红》的昨天和今天 | 第46-48页 |
·《夕阳红》的特征 | 第48-53页 |
·节目编排的时代性 | 第48-50页 |
·节目内容的实用性 | 第50-52页 |
·节目主持人的平民性 | 第52-53页 |
·《夕阳红》的创新 | 第53-62页 |
·节目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 第54-55页 |
·节目创作理念的创新 | 第55-56页 |
·节目形式的创新 | 第56-57页 |
·节目品牌延伸的创新 | 第57-62页 |
第6章 国内老年电视节目的发展 | 第62-73页 |
·国内老年电视节目的发展机遇 | 第62-64页 |
·老龄化社会与老年电视节目的受众需求——分众传播 | 第62-63页 |
·构建和谐社会与老年电视节目的时代需求——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 第63-64页 |
·国内老年电视节目创新诉求 | 第64-68页 |
·老年电视节目的数量问题 | 第64页 |
·老年电视节目的质量问题 | 第64-68页 |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老年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 第68-73页 |
·设立老年电视节目频道(专栏) | 第68-70页 |
·加强老年电视节目的服务性 | 第70-71页 |
·强化老年电视节目的人文关怀 | 第71页 |
·老年弱势群体救助与老年电视节目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