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农产品物流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农产品销售物流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2.3 区域物流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2.1 农产品物流理论概述 | 第17-21页 |
2.1.1 农产品物流 | 第17-18页 |
2.1.2 农产品销售物流 | 第18-19页 |
2.1.3 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 | 第19-21页 |
2.2 系统论 | 第21-22页 |
2.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高青县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31页 |
3.1 高青县农产品发展条件及现状 | 第23-26页 |
3.1.1 农产品的生产条件优越 | 第23-24页 |
3.1.2 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 | 第24-26页 |
3.2 高青县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3.2.1 销售物流体系的主体现状 | 第26页 |
3.2.2 基础设施取得一定进步 | 第26-27页 |
3.2.3 农产品销售物流信息化投入持续增加 | 第27页 |
3.2.4 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27页 |
3.3 高青县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3.1 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 | 第27-28页 |
3.3.2 物流成本高损耗大 | 第28页 |
3.3.3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 第28-29页 |
3.3.4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偏低 | 第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高青县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优化设计 | 第31-41页 |
4.1 优化原则 | 第31-32页 |
4.1.1 系统性原则 | 第31页 |
4.1.2 经济性原则 | 第31页 |
4.1.3 适应性原则 | 第31-32页 |
4.2 优化目标 | 第32页 |
4.2.1 物流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 | 第32页 |
4.2.2 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 第32页 |
4.2.3 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 | 第32页 |
4.3 优化方案设计 | 第32-38页 |
4.3.1 销售物流体系的组织结构优化 | 第32-35页 |
4.3.2 销售物流体系的功能性业务优化 | 第35-36页 |
4.3.3 销售物流体系的信息平台优化 | 第36-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五章 高青县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优化评价 | 第41-53页 |
5.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1-44页 |
5.1.1 层次分析法 | 第41-43页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3-44页 |
5.2 高青县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第44-52页 |
5.2.1 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44-45页 |
5.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5-50页 |
5.2.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2页 |
5.3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第六章 高青县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优化保障对策 | 第53-59页 |
6.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第53-54页 |
6.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 | 第54页 |
6.3 加强农产品销售物流主体建设 | 第54-55页 |
6.4 发挥农业合作社的协调作用 | 第55-56页 |
6.5 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 | 第56页 |
6.6 培养具有现代化农产品销售物流人才 | 第56-5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59-60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表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