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刑法规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2 典型案例引入 | 第10-12页 |
| 2.1 案例介绍 | 第10页 |
| 2.1.1 基本案情 | 第10页 |
| 2.1.2 裁判结果 | 第10页 |
| 2.2 案例意义 | 第10-12页 |
| 3 中小学校园欺凌概念及危害 | 第12-17页 |
| 3.1 概念分析 | 第12-14页 |
| 3.1.1 概念的组成要素分析 | 第12页 |
| 3.1.2 国内概念评析 | 第12-13页 |
| 3.1.3 比较国外概念 | 第13-14页 |
| 3.2 行为特征 | 第14页 |
| 3.3 社会危害性 | 第14-15页 |
| 3.4 概念区分 | 第15-16页 |
| 3.4.1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 | 第15-16页 |
| 3.4.2 中小学校园欺凌与大学校园欺凌 | 第16页 |
| 3.5 国内现状 | 第16-17页 |
| 4 刑法规制现状及不足 | 第17-21页 |
| 4.1 刑法规制的现状 | 第17页 |
| 4.2 刑法规制的不足 | 第17-21页 |
| 4.2.1 罪名与欺凌行为不完全匹配 | 第17-18页 |
| 4.2.2 部分行为规制的缺失 | 第18-19页 |
| 4.2.3 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免责 | 第19-20页 |
| 4.2.4 规制的有效性不足 | 第20-21页 |
| 5 完善刑法规制的思考 | 第21-25页 |
| 5.1 增设欺凌罪 | 第21页 |
| 5.2 加强刑法对人身权利的保护 | 第21-22页 |
| 5.3 重视规制网络校园欺凌行为 | 第22页 |
| 5.4 暂不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 第22-23页 |
| 5.5 扩大相对刑事责任年龄责任范围 | 第23页 |
| 5.6 增加后续调整措施 | 第23-25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