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黏滞阻尼器位移限制对结构性能及其易损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消能减震体系概述第13-15页
        1.2.1 消能减震技术的概念第13页
        1.2.2 消能减震结构的基本原理第13-15页
    1.3 黏滞阻尼器的简介及构造第15-19页
        1.3.1 消能装置的分类第15-16页
        1.3.2 黏滞阻尼器的构造第16-18页
        1.3.3 液体黏滞阻尼器的发展和应用第18-19页
    1.4 黏滞阻尼器失效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5 消能减震结构弹塑性分析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6 消能减震结构的易损性分析第23-24页
        1.6.1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内容第23页
        1.6.2 消能减震结构的易损性研究现状第23-24页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黏滞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第26-44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传统黏滞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第26-34页
        2.2.1 线性或非线性模型第26-28页
        2.2.2 Maxwell模型第28-29页
        2.2.3 Kelvin模型第29-31页
        2.2.4 Wiechert模型第31-33页
        2.2.5 分数导数模型第33-34页
    2.3 考虑黏滞阻尼器失效的恢复力模型第34-40页
        2.3.1 考虑位移限制的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第34-35页
        2.3.2 考虑极限承载力的黏滞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第35-36页
        2.3.3 考虑支撑刚度影响的黏滞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第36页
        2.3.4 考虑漏油影响的黏滞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第36-39页
        2.3.5 考虑间隙影响的黏滞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第39-40页
    2.4 恢复力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第40-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阻尼器位移限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4-86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黏滞阻尼器的使用位移受限第44-45页
        3.2.1 黏滞阻尼器位移受限情形第44-45页
        3.2.2 黏滞阻尼器超极限位移情形第45页
    3.3 动力弹塑性分析基本理论第45-48页
        3.3.1 动力弹塑性分析概述第45-46页
        3.3.2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方程第46-47页
        3.3.3 结构动力分析方法第47-48页
    3.4 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和塑性铰定义第48-50页
        3.4.1 材料的非线性特性第48页
        3.4.2 塑性铰定义第48-50页
    3.5 黏滞阻尼器的布置和安装第50-52页
        3.5.1 阻尼器布置的基本原则第50-51页
        3.5.2 阻尼器的安装方式第51-52页
    3.6 考虑阻尼器位移限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2-84页
        3.6.1 模型的建立第52-56页
        3.6.2 考察内容的安排第56-57页
        3.6.3 结构的动力特性第57-58页
        3.6.4 正常设计结构的弹塑性分析第58-60页
        3.6.5 阻尼器位移受限时的性能影响第60-78页
        3.6.6 阻尼器超极限位移时的性能影响第78-84页
    3.7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四章 考虑阻尼器位移限制的消能结构易损性分析第86-118页
    4.1 引言第86页
    4.2 IDA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步骤第86-87页
        4.2.1 IDA方法的基本原理第86页
        4.2.2 IDA方法的分析步骤第86-87页
    4.3 IDA方法各项参数的确定第87-98页
        4.3.1 地震波选取原则第88-90页
        4.3.2 IM,DM指标的确定第90-92页
        4.3.3 比例系数的确定第92-93页
        4.3.4 极限状态的确定第93-96页
        4.3.5 倒塌判定准则的确定第96-98页
    4.4 基于IDA方法的易损性分析理论第98-103页
        4.4.1 地震易损性概念第98-99页
        4.4.2 地震易损性曲线第99页
        4.4.3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第99-102页
        4.4.4 倒塌储备系数CMR第102-103页
    4.5 阻尼器位移超限的结构易损性分析第103-116页
        4.5.1 不考虑阻尼器位移超限的结构易损性分析第103-108页
        4.5.2 考虑阻尼器超极限位移的结构易损性分析第108-113页
        4.5.3 考虑阻尼器超限与否的易损性结果对比分析第113-116页
    4.6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18-120页
    5.1 结论第118-119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8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酉水中下游流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下一篇:三星竹笋象生活习性及其寄主定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