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冈丝弦的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武冈丝弦的概况与历史沿革 | 第11-21页 |
第一节 武冈丝弦的概况 | 第11-14页 |
一、武冈丝弦的概念 | 第11页 |
二、武冈丝弦的生态环境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武冈丝弦的历史沿革 | 第14-21页 |
一、武冈丝弦的萌芽 | 第14-16页 |
二、武冈丝弦的初期发展 | 第16-17页 |
三、武冈丝弦发展高峰期 | 第17页 |
四、武冈丝弦的衰败和挽救 | 第17-19页 |
五、武冈丝弦的复兴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武冈丝弦的艺术特色 | 第21-59页 |
第一节 武冈丝弦的曲牌特征 | 第21-40页 |
一、牌子丝弦和小调丝弦 | 第22-27页 |
二、戏曲丝弦 | 第27-33页 |
三、间奏曲牌 | 第33-34页 |
四、新腔丝弦 | 第34-40页 |
第二节 武冈丝弦的表演特征 | 第40-50页 |
一、舞台表演的分类和特点 | 第40-43页 |
二、武冈丝弦的伴奏特征 | 第43-45页 |
三、武冈丝弦的演唱特色 | 第45-50页 |
第三节 武冈丝弦的语言特征 | 第50-54页 |
一、武冈丝弦唱词中的“十三辙” | 第50-51页 |
二、方言在武冈丝弦中的运用 | 第51-54页 |
第四节 武冈丝弦的文化内涵 | 第54-59页 |
一、歌唱大自然 | 第54-55页 |
二、婚恋闺怨 | 第55-56页 |
三、劳动耕作 | 第56-57页 |
四、述史颂史 | 第57-59页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冈丝弦的传承与发展 | 第59-69页 |
第一节 武冈丝弦的艺术价值 | 第59-61页 |
一、武冈丝弦的历史价值——活化石 | 第59-60页 |
二、武冈丝弦是人文价值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武冈丝弦传承与发展现状 | 第61-64页 |
一、政府对武冈丝弦的支持 | 第61-62页 |
二、丝弦工作者与丝弦作品现状 | 第62-64页 |
第三节 对武冈丝弦传承和发展提出的新思路 | 第64-69页 |
一、武冈丝弦音乐的自我完善与提升 | 第64-65页 |
二、对政府在武冈丝弦的传承与发展中的建议 | 第65-66页 |
三、对传承人的建议 | 第66-67页 |
四、对武冈丝弦进入学校的建议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