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超级电容器 | 第9-15页 |
1.2.1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9页 |
1.2.2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进程 | 第9-10页 |
1.2.3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 第10-11页 |
1.2.4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原理与分类 | 第11-14页 |
1.2.5 超级电容器的特征 | 第14-15页 |
1.2.6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第15页 |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15-27页 |
1.3.1 碳电极材料 | 第15-19页 |
1.3.2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 第19-20页 |
1.3.3 过渡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电极材料 | 第20-23页 |
1.3.4 过渡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 | 第23-24页 |
1.3.5 钴系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 第24-27页 |
1.4 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和创新点 | 第27-30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27-2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4.3 创新点 | 第29-30页 |
第2章 六边形Co_9S_8/PmPD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 第30-48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31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31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2.3.1制备六边形Co(OH)_2 | 第32页 |
2.3.2 制备前驱体Co(OH)_2/PmPD复合材料 | 第32页 |
2.3.3 不同煅烧温度下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2页 |
2.3.4 制备六边形Co_9S_8/PmPD复合材料 | 第32-33页 |
2.3.5制备纯Co_9S_8 | 第33页 |
2.3.6 材料表征说明 | 第33页 |
2.3.7 超级电容器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4-47页 |
2.4.1 Co(OH)_2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2.4.2 复合前驱体材料Co(OH)_2/PmPD的形貌分析 | 第36页 |
2.4.3 不同煅烧温度下的样品形貌分析 | 第36-37页 |
2.4.4 Co_9S_8/PmPD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组成分析 | 第37-41页 |
2.4.5 Co_9S_8/PmPD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1-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CoNi2S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简易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8-62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3.3.1 CoNi2S4/rGO的制备方法 | 第50页 |
3.3.2 rGO的制备 | 第50页 |
3.3.3 材料表征说明 | 第50页 |
3.3.4 超级电容器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1-61页 |
3.4.1 GO的形貌表征 | 第51页 |
3.4.2 CoNi_2S_4/rGO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第51-56页 |
3.4.3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6-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4.1 结论 | 第62页 |
4.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