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1.2 CO_2捕集技术 | 第13-15页 |
1.2.1 氨法 | 第14页 |
1.2.2 离子液体 | 第14页 |
1.2.3 胺基溶液 | 第14-15页 |
1.3 有机胺捕集技术 | 第15-17页 |
1.3.1 MEA | 第15页 |
1.3.2 DEA | 第15-16页 |
1.3.3 MDEA | 第16页 |
1.3.4 空间位阻胺 | 第16页 |
1.3.5 混合胺溶液 | 第16-17页 |
1.4 相变溶剂 | 第17-18页 |
1.4.1 液-固相变溶剂 | 第17-18页 |
1.4.2 液-液相变溶剂 | 第18页 |
1.5 砜胺法新型相变溶剂 | 第18-19页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1-28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21-24页 |
2.1.1 总反应吸收装置 | 第21-22页 |
2.1.2 湿壁塔降膜反应装置 | 第22-23页 |
2.1.3 滴定装置 | 第23-24页 |
2.1.4 粘度测量装置 | 第24页 |
2.2 实验试剂及气体 | 第24-25页 |
2.3 实验流程 | 第25-27页 |
2.3.1 相变溶剂的选择 | 第25-26页 |
2.3.2 预实验 | 第26页 |
2.3.3 CO_2吸收实验 | 第26-27页 |
2.3.4 相变溶剂CO_2负载、粘度、密度的测定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实验分析 | 第28-38页 |
3.1 相变过程分析 | 第28-29页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3.2.1 CO_2负载能力的对比 | 第29-30页 |
3.2.2 不同体系吸收速率的对比 | 第30页 |
3.2.3 同一配比不同时间的对比 | 第30-31页 |
3.2.4 相变溶剂各核磁分析 | 第31-33页 |
3.3 不同因素对吸收速率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1 温度对CO_2吸收速率的影响 | 第33页 |
3.3.2 负载对CO_2吸收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3 气体流量对CO_2吸收速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4章 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 | 第38-50页 |
4.1 动力学分析 | 第38-44页 |
4.1.1 动力学计算模型 | 第38-42页 |
4.1.2 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42-43页 |
4.1.3 不同因素对动力学传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 热力学分析 | 第44-47页 |
4.2.1 热力学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4.2.2 热力学参数分析 | 第45-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结论 | 第50-51页 |
5.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