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中介效应”的券商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7页
        1.2.1 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研究第14-16页
        1.2.2 股权结构与违规行为关系的研究第16页
        1.2.3 违规行为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第16-17页
        1.2.4 文献评述第17页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及创新点第17-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3 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基于中介效应的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第20-27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3页
        2.1.1 中介效应的定义第20页
        2.1.2 股权结构的定义与三个层次第20-22页
        2.1.3 经营绩效的定义与衡量方法第22-23页
        2.1.4 违规行为的定义与具体分类第23页
    2.2 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基础理论第23-24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23-24页
        2.2.2 信号传递理论第24页
    2.3 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具体分析第24-27页
        2.3.1 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第24-25页
        2.3.2 违规行为的中介效应第25-27页
第3章 上市券商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与违规行为的现状分析第27-41页
    3.1 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券商的发展情况第27-29页
        3.1.1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第27-28页
        3.1.2 我国上市券商的发展第28-29页
    3.2 我国上市券商股权结构的现状第29-34页
        3.2.1 上市券商股权性质分析第29-31页
        3.2.2 上市券商股权集中度分析第31-32页
        3.2.3 上市券商股权制衡度分析第32-34页
    3.3 我国上市券商经营绩效的现状第34-37页
        3.3.1 净资产收益率的现状分析第34-35页
        3.3.2 销售净利率的现状分析第35-36页
        3.3.3 每股净资产增长率的现状分析第36-37页
    3.4 我国上市券商违规情况第37-41页
        3.4.1 券商违规行为的特点第37-38页
        3.4.2 上市券商违规的分布情况第38-41页
第4章 基于中介效应的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第41-57页
    4.1 检验方法的选取与模型构建第41-42页
        4.1.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的选取第41-42页
        4.1.2 模型构建第42页
    4.2 变量与样本的选择第42-50页
        4.2.1 变量的选择第42-45页
        4.2.2 样本公司与研究时间段的选择第45-46页
        4.2.3 因子分析法计算经营绩效第46-50页
    4.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第50-52页
        4.3.1 描述性统计第50-51页
        4.3.2 相关性检验第51-52页
    4.4 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第52-57页
        4.4.1 回归检验第52-53页
        4.4.2 检验结果第53-54页
        4.4.3 结果分析第54-57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57-60页
    5.1 改进对国有大股东的管理方式第57页
    5.2 支持非国有控股券商的发展第57-58页
    5.3 提高券商股权制衡度第58页
    5.4 强化监管机构的日常监督第58-59页
    5.5 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第59-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IPO数量及融资额对股价指数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PE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