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1 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2 股权结构与违规行为关系的研究 | 第16页 |
1.2.3 违规行为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3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于中介效应的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20-27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3页 |
2.1.1 中介效应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股权结构的定义与三个层次 | 第20-22页 |
2.1.3 经营绩效的定义与衡量方法 | 第22-23页 |
2.1.4 违规行为的定义与具体分类 | 第23页 |
2.2 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基础理论 | 第23-24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4页 |
2.3 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具体分析 | 第24-27页 |
2.3.1 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2 违规行为的中介效应 | 第25-27页 |
第3章 上市券商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与违规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27-41页 |
3.1 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券商的发展情况 | 第27-29页 |
3.1.1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 第27-28页 |
3.1.2 我国上市券商的发展 | 第28-29页 |
3.2 我国上市券商股权结构的现状 | 第29-34页 |
3.2.1 上市券商股权性质分析 | 第29-31页 |
3.2.2 上市券商股权集中度分析 | 第31-32页 |
3.2.3 上市券商股权制衡度分析 | 第32-34页 |
3.3 我国上市券商经营绩效的现状 | 第34-37页 |
3.3.1 净资产收益率的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3.3.2 销售净利率的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3.3.3 每股净资产增长率的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3.4 我国上市券商违规情况 | 第37-41页 |
3.4.1 券商违规行为的特点 | 第37-38页 |
3.4.2 上市券商违规的分布情况 | 第38-41页 |
第4章 基于中介效应的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第41-57页 |
4.1 检验方法的选取与模型构建 | 第41-42页 |
4.1.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的选取 | 第41-42页 |
4.1.2 模型构建 | 第42页 |
4.2 变量与样本的选择 | 第42-50页 |
4.2.1 变量的选择 | 第42-45页 |
4.2.2 样本公司与研究时间段的选择 | 第45-46页 |
4.2.3 因子分析法计算经营绩效 | 第46-50页 |
4.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 第50-52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50-51页 |
4.3.2 相关性检验 | 第51-52页 |
4.4 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4.4.1 回归检验 | 第52-53页 |
4.4.2 检验结果 | 第53-54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5.1 改进对国有大股东的管理方式 | 第57页 |
5.2 支持非国有控股券商的发展 | 第57-58页 |
5.3 提高券商股权制衡度 | 第58页 |
5.4 强化监管机构的日常监督 | 第58-59页 |
5.5 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