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乳腺癌的基础研究 | 第12-23页 |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12页 |
·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因素 | 第12-15页 |
·遗传因素 | 第14页 |
·环境因素 | 第14-15页 |
·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 第15-23页 |
·乳腺癌的遗传易感基因 | 第15-19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 | 第19-23页 |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的研究 | 第23-29页 |
·基质金属蛋白酶简介 | 第23-24页 |
·MMPs 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MMP-3 与肿瘤的研究 | 第26-27页 |
·MMP-3 多态性研究 | 第27-29页 |
·中药龙泉复方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中药龙泉复方简介 | 第29-30页 |
·中药龙泉复方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 第30-31页 |
·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 第31-32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32-34页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32-33页 |
·MMP-3 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联分析研究内容 | 第32页 |
·龙泉复方抗肿瘤机制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MMP-3 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联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页 |
·龙泉复方抗肿瘤机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MMP-3 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联分析 | 第34-50页 |
·引言 | 第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40页 |
·样品收集 | 第34页 |
·试剂与设备 | 第34-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主要设备 | 第35-36页 |
·DNA 提取 | 第36-37页 |
·Chelex-100 法提取全血基因组DNA | 第36页 |
·盐-氯仿法提取凝血基因组DNA | 第36-37页 |
·KI 法提取凝血基因组DNA | 第37页 |
·SNPs 选择 | 第37-38页 |
·引物设计与限制酶选择 | 第38页 |
·PCR 反应 | 第38-39页 |
·基因分型 | 第39页 |
·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40页 |
·结果 | 第40-44页 |
·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 第40-41页 |
·基因分型结果 | 第41-42页 |
·统计分析结果 | 第42-44页 |
·单位点关联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50页 |
·-1171 5A/6A 与乳腺癌的关联 | 第45-47页 |
·rs679620(Lys45Glu)与乳腺癌的关联 | 第47-48页 |
·单倍型与乳腺癌的关联 | 第48-50页 |
第三章 龙泉复方抗肿瘤机制研究 | 第50-61页 |
·引言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中药材 | 第50页 |
·实验动物与细胞 | 第50页 |
·主要试剂 | 第50-51页 |
·主要设备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4页 |
·混合生物碱的提取 | 第51-52页 |
·含药血清的制备 | 第52页 |
·体外抗肿瘤MTT 实验 | 第52-54页 |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54页 |
·结果 | 第54-59页 |
·生物碱提取的得率 | 第54-55页 |
·含药血清制备结果 | 第55页 |
·体外抗肿瘤MTT 实验结果 | 第55-59页 |
·确定药物作用时间预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生物碱MTT 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含药血清MTT 实验结果 | 第57-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生物总碱的抗肿瘤作用 | 第59页 |
·龙泉复方含药血清的抗肿瘤作用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