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论文

基于情感障碍VCI大鼠行为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3-20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3页
    1.2 血管性认知障碍及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流行病学第13-15页
        1.2.2 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诱因与模型建立第15-16页
        1.2.3 血管性认知障碍精神情感障碍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 精神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第17-19页
        1.3.1 抗抑郁药第17-18页
        1.3.2 胆碱酯酶抑制药第18页
        1.3.3 抗精神病药物第18页
        1.3.4 中药干预第18-19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1 VCI情感障碍评价指标体系及个体化评价研究第19页
        1.4.2 VCI情感障碍发病特征研究第19页
        1.4.3 VCI情感障碍发病轨迹第19-20页
2 VCI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研究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实验材料第20页
        2.2.1 实验动物第20页
        2.2.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20页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0页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0-27页
        2.3.1 VCI情感障碍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2.3.2 Morris水迷宫实验第21页
        2.3.3 数据处理第21页
        2.3.4 实验结果第21-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VCI大鼠社交行为能力研究第28-32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实验材料第28页
        3.2.1 实验动物第28页
        3.2.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28页
        3.2.3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8页
    3.3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8-31页
        3.3.1 VCI情感障碍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3.3.2 社交实验第29页
        3.3.3 数据处理第29页
        3.3.4 实验结果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VCI大鼠焦虑样行为实验研究第32-45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实验材料第32-33页
        4.2.1 实验动物第32页
        4.2.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32页
        4.2.3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2-33页
    4.3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33-44页
        4.3.1 VCI情感障碍模型的建立第33页
        4.3.2 旷场实验第33页
        4.3.3 代谢笼试验第33页
        4.3.4 数据处理第33页
        4.3.5 实验结果第3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VCI大鼠抑郁样行为实验研究第45-52页
    5.1 引言第45页
    5.2 实验材料第45页
        5.2.1 实验动物第45页
        5.2.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45页
        5.2.3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45页
    5.3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5-51页
        5.3.1 VCI情感障碍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5.3.2 蔗糖实验第46页
        5.3.3 强迫游泳实验第46页
        5.3.4 数据处理第46页
        5.3.5 实验结果第46-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6 VCI大鼠激惹样行为实验研究第52-58页
    6.1 引言第52页
    6.2 实验材料第52页
        6.2.1 实验动物第52页
        6.2.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52页
        6.2.3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2页
    6.3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52-57页
        6.3.1 VCI情感障碍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6.3.2 居住入侵试验第53页
        6.3.3 数据处理第53页
        6.3.4 实验结果第53-57页
    6.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7 讨论第58-61页
    7.1 模型的建立第58页
    7.2 VCI模型学习记忆能力以及社会交互行为轨迹演变第58-59页
    7.3 VCI模型焦虑、抑郁以及激惹样症状演变轨迹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酰乙酸、β-羟丁酸对糖氧剥夺诱导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血清p-mTOR、IL-10在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中浓度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