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方向性天线的无线异构网络容量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5页
    1.2 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1 网络容量的定义第15-16页
        1.2.2 混合网络与异构网络的容量第16-17页
        1.2.3 节点非均匀分布下网络的容量第17-18页
        1.2.4 静态网络与移动网络的容量第18-19页
        1.2.5 不同空间维度下网络的容量第19页
        1.2.6 基于方向性天线技术的网络容量第19-20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20-23页
第二章 网络容量基础理论第23-34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函数的阶数第23-24页
    2.3 网络容量的定义第24-26页
        2.3.1 吞吐量容量第24页
        2.3.2 传送容量第24-25页
        2.3.3 传输容量第25-26页
    2.4 通信模型第26-28页
        2.4.1 协议通信模型第26页
        2.4.2 物理通信模型第26-27页
        2.4.3 高斯信道模型第27页
        2.4.4 两标度通信模型第27-28页
    2.5 节点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模型第28-30页
        2.5.1 集聚模型第28-29页
        2.5.2 离散噪声过程模型第29-30页
    2.6 移动模型第30-33页
        2.6.1 独立同分布移动模型第30-31页
        2.6.2 随机游走移动模型第31页
        2.6.3 混合随机游走移动模型第31-32页
        2.6.4 非均匀移动模型第32-33页
    2.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方向性天线的非均匀混合网络容量分析第34-51页
    3.1 概述第34-36页
    3.2 基于方向性天线的非均匀混合网络模型第36-39页
        3.2.1 网络结构第36-37页
        3.2.2 方向性天线模型第37-38页
        3.2.3 通信模型第38-39页
        3.2.4 路由策略第39页
    3.3 非均匀混合网络容量分析第39-46页
        3.3.1 稠密格子与稀疏格子第39-41页
        3.3.2 网络总容量第41-46页
    3.4 网络参数对容量的影响分析第46-50页
        3.4.1 不同信道分配策略下的网络容量第46-48页
        3.4.2 影响网络容量的参数分析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基于方向性天线的大规模移动异构网络容量第51-73页
    4.1 概述第51-53页
    4.2 基于方向性天线的异构移动网络模型第53-55页
        4.2.1 网络结构第53页
        4.2.2 通信模型第53页
        4.2.3 传输策略第53-54页
        4.2.4 移动模型第54-55页
    4.3 虚拟信道下容量分析第55-58页
        4.3.1 虚拟信道模型第55-56页
        4.3.2 快速移动模型下的容量分析第56-58页
        4.3.3 慢速移动模型下的容量分析第58页
    4.4 移动异构网络容量分析第58-69页
        4.4.1 快速移动网络的容量推导第58-65页
        4.4.2 慢速移动网络的容量推导第65-69页
    4.5 影响网络容量的参数分析第69-72页
        4.5.1 节点移动速度对网络容量的影响第69-70页
        4.5.2 时延限制对网络容量的影响第70-71页
        4.5.3 帮助节点的数量对网络容量的影响第71-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基于方向性天线的三维异构网络容量第73-104页
    5.1 引言第73-74页
    5.2 三维规则网络容量第74-81页
        5.2.1 网络模型第74-78页
        5.2.2 网络容量求解第78-80页
        5.2.3 影响网络容量的参数分析第80-81页
    5.3 三维静态异构网络容量第81-92页
        5.3.1 网络模型第81-82页
        5.3.2 网络容量求解第82-90页
        5.3.3 网络容量分析第90-92页
    5.4 三维异构动态网络容量第92-102页
        5.4.1 网络模型第92-93页
        5.4.2 网络容量推导第93-100页
        5.4.3 影响网络容量的参数分析第100-102页
    5.5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6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04-105页
    6.2 论文进一步研究的工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数字阵列雷达误差校正及波束形成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统计模型的多径误差评估和现代导航信号多径抑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