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二桥空间双索面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1.1.1 斜拉桥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1页 |
1.1.2 我国斜拉桥的发展与成就 | 第11-13页 |
1.2 叠合梁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3 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斜拉索初张力的确定 | 第18-36页 |
2.1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 第18-19页 |
2.2 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的确定 | 第19-22页 |
2.3 确定拉索初张力的正装迭代法 | 第22-24页 |
2.3.1 正装迭代法的基本思路 | 第22页 |
2.3.2 正装迭代法的基本方法 | 第22-24页 |
2.4 确定拉索初张力的正装差值法 | 第24-25页 |
2.4.1 正装差值法的基本思路 | 第24-25页 |
2.4.2 正装差值法的基本方法 | 第25页 |
2.5 鄱阳湖二桥拉索初张力的求解 | 第25-34页 |
2.5.1 工程概况 | 第25-26页 |
2.5.2 计算参数及建模 | 第26-27页 |
2.5.3 成桥状态的确定 | 第27-28页 |
2.5.4 全桥施工工序 | 第28页 |
2.5.5 拉索初张力的确定 | 第28-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钢梁制造线形的确定 | 第36-58页 |
3.1 钢梁制造线形的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3.1.1 制造线形的常用计算方法 | 第37页 |
3.1.2 本文制造线形的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3.2 钢梁梁段制造尺寸修正 | 第38-40页 |
3.2.1 钢梁梁段预伸长修正 | 第38页 |
3.2.2 钢梁梁段缝宽修正 | 第38-40页 |
3.3 鄱阳湖二桥钢梁制造线形求解 | 第40-52页 |
3.3.1 钢梁制造预拱度求解 | 第40-43页 |
3.3.2 钢梁成桥线形的确定 | 第43-44页 |
3.3.3 钢梁制造尺寸修正求解 | 第44-48页 |
3.3.4 钢梁制造线形计算结果 | 第48-52页 |
3.4 制造线形验证 | 第52-56页 |
3.4.1 验证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3.4.2 验证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施工误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研究 | 第58-77页 |
4.1 误差的来源和误差效应分析 | 第59-64页 |
4.1.1 误差的特性 | 第59-60页 |
4.1.2 误差的来源 | 第60-62页 |
4.1.3 误差效应分析 | 第62-64页 |
4.2 施工误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 | 第64-73页 |
4.1.1 误差分析研究内容 | 第64-65页 |
4.1.2 主梁自重误差影响 | 第65-67页 |
4.1.3 斜拉索索力误差影响 | 第67-69页 |
4.1.4 临时荷载误差影响 | 第69-71页 |
4.1.5 施工误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分析 | 第71-73页 |
4.3 施工误差的调整 | 第73-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结论 | 第77-78页 |
5.2 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