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论文--油矿地质论文--钻井地质论文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水平井录井综合导向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思路第12-13页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3-17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13页
    2.2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第13-15页
        2.2.1 拜泉-明水沉积体系第14页
        2.2.2 讷河-依安沉积体系第14页
        2.2.3 齐齐哈尔沉积体系第14页
        2.2.4 白城-英台沉积体系第14页
        2.2.5 南部沉积体系第14-15页
    2.3 研究区地质特征第15-17页
        2.3.1 层序地层学特征第15页
        2.3.2 油水分布特征第15-17页
第三章 地质导向方法及原理第17-21页
    3.1 原理第17页
    3.2 技术路线第17-20页
        3.2.1 导向模型建立与应用第18页
        3.2.2 建立着陆点控制方法第18-19页
        3.2.3 建立水平段控制方法第19-20页
        3.2.4 水平井录井地质导向分析软件系统的研制第20页
    3.3 关键技术第20-21页
第四章 地质导向建模技术与导向施工设计第21-23页
    4.1 地质导向建模方法第21页
    4.2 地质导向模型建立与应用第21-22页
        4.2.1 三维导向模型采用两种方式建立第21页
        4.2.2 二维导向模型建立第21-22页
    4.3 制定导向预案第22-23页
第五章 水平井地质导向关键过程控制方法第23-51页
    5.1 着陆点控制方法第23-30页
        5.1.1 斜深校直法第23-24页
        5.1.2 地层标志层控制法第24-25页
        5.1.3 地层厚度变化率控制法第25页
        5.1.4 地层视倾角计算控制法第25-29页
        5.1.5 二维模型控制法第29-30页
        5.1.6 二级着陆控制第30页
        5.1.7 着陆点最终控制方法第30页
    5.2 水平段控制方法第30-39页
        5.2.1 二维模型跟踪法第31页
        5.2.2 地层反演控制法第31-32页
        5.2.3 计算地层视倾角调整法第32-33页
        5.2.4 目的层标志追踪法第33-35页
        5.2.5 井轨迹预测与计算第35-38页
        5.2.6 随钻资料跟踪调整法第38-39页
        5.2.7 矛盾分析调整法第39页
    5.3 水平井设计应用与现场导向模式第39-40页
        5.3.1 水平井设计分析与应用第39-40页
        5.3.2 现场导向模式研究第40页
    5.4 水平井录井地质导向分析软件系统的研制第40-48页
        5.4.1 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1-44页
        5.4.2 软件系统在导向现场的应用第44-48页
    5.5 针对不同层位实施综合导向,形成了较完善的现场导向技术方法第48-51页
        5.5.1 针对不同层位实施综合导向,形成了较完善的现场导向技术方法第48-51页
第六章 导向方法在深层水平井中的应用第51-54页
    6.1 着陆点标志层控制第51页
    6.2 着陆点地层倾角控制第51-53页
    6.3 水平段二维模型控制第53-54页
第七章 应用实例及效果第54-63页
    7.1 F38—平6井导向实例第54-56页
        7.1.1 难点分析第54页
        7.1.2 导向预案第54-55页
        7.1.3 着陆点控制过程第55-56页
        7.1.4 水平段控制过程第56页
    7.2 A平2井导向实例第56-58页
        7.2.1 难点分析第56-57页
        7.2.2 导向预案第57页
        7.2.3 着陆点控制过程第57-58页
    7.3 Z33—平23井导向实例第58-59页
        7.3.1 难点分析第58页
        7.3.2 导向预案第58页
        7.3.3 着陆点控制过程第58-59页
        7.3.4 水平段控制过程第59页
    7.4 应用效果第59-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结构井在辽河油田潜山油藏的应用
下一篇:X油田Y区块高含水期稳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