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38页 |
1.1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及其发展 | 第12-13页 |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3-16页 |
1.2.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13-14页 |
1.2.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16-18页 |
1.3.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流-电压曲线 | 第16-17页 |
1.3.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单色光光电转换效率 | 第17-18页 |
1.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8-28页 |
1.4.1 染料敏化太阳能光阳极的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1.4.1.1 纳米颗粒半导体作为光阳极材料 | 第19-21页 |
1.4.1.2 一维纳米半导体作为光阳极材料 | 第21-26页 |
1.4.2 染料敏化太阳能染料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4.3 染料敏化太阳能对电极的研究进展 | 第27页 |
1.4.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38-42页 |
2.1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38-3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9页 |
2.2.2 表征仪器 | 第39页 |
2.3 染料溶液、电解质溶液、氯铂酸溶液及四氯化钛溶液的配制 | 第39-40页 |
2.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第40页 |
2.4.1 光阳极的敏化 | 第40页 |
2.4.2 对电极的制备 | 第40页 |
2.4.3 电池的封装 | 第40页 |
2.5 材料表征及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性能测试 | 第40-42页 |
2.5.1 材料表征 | 第40-41页 |
2.5.2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性能测试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超长分等级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第42-56页 |
3.1 前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3.2.1 FTO导电玻璃的预处理和晶种处理 | 第43页 |
3.2.2 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合成 | 第43页 |
3.2.3 芽状分支的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合成 | 第43-44页 |
3.2.4 电池组装和性能测试 | 第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3.3.1 TNW和BBTNW-12+12薄膜的XRD分析 | 第44-45页 |
3.3.2 TNW、BBTNW-12和BBTNW-12+12薄膜的SEM图 | 第45-47页 |
3.3.3 TNW、BBTNW-12和BBTNW-12+12的DSSCs的光伏性能 | 第47-48页 |
3.3.4 TNW、BBTNW-12和BBTNW-12+12薄膜的染料吸附量和紫外漫反射 | 第48-49页 |
3.3.5 TNW、BBTNW-12和BBTNW-12+12光阳极的IPCE曲线 | 第49页 |
3.3.6 TNW、BBTNW-12和BBTNW-12+12光阳极在暗态下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 | 第49-50页 |
3.3.7 TNW、BBTNW-12和BBTNW-12+12光阳极的电压衰减曲线和电子寿命曲线 | 第50-51页 |
3.3.8 TNW、BBTNW-12和BBTNW-12+12光阳极的交流阻抗曲线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四章 二氧化钛双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第56-74页 |
4.1 前言 | 第56-5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4.2.1 FTO导电玻璃的预处理和晶种处理 | 第57页 |
4.2.2 二氧化钛双纳米线(D-TNW)的合成 | 第57-58页 |
4.2.3 电池组装和性能测试 | 第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9页 |
4.3.1 S-TNW和D-TNW的XRD分析 | 第58页 |
4.3.2 S-TNW和D-TNW薄膜的SEM分析 | 第58-60页 |
4.3.3 S-TNW的形成过程 | 第60页 |
4.3.4 D-TNW的形成过程 | 第60-62页 |
4.3.5 S-TNW和D-TNW的DSSCs的光伏性能、紫外漫反射、染料吸附量和IPCE曲线 | 第62-64页 |
4.3.6 在暗态下S-TNW和D-TNW光阳极的暗电流密度-电压曲线 | 第64-65页 |
4.3.7 S-TNW和D-TNW光阳极的电压衰减曲线和电子寿命曲线 | 第65-66页 |
4.3.8 S-TNW和D-TNW光阳极的交流阻抗曲线 | 第66-67页 |
4.3.9 S-TNW和D-TNW光阳极的强度调制光电流谱和光电压谱 | 第67-68页 |
4.3.10 TiO_2溶胶处理后的D-TNW光阳极的光伏性能和IPCE曲线 | 第68-69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第五章 自模版法制备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74-92页 |
5.1 前言 | 第74-7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5-76页 |
5.2.1 FTO导电玻璃的预处理和晶种处理 | 第75页 |
5.2.2 分等级锐钛矿TiO_2纳米管的合成 | 第75-76页 |
5.2.3 电池组装和性能测试 | 第7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6-86页 |
5.3.1 TiO_2NWs和TiO_2NTs的XRD分析 | 第76-77页 |
5.3.2 TiO_2NWs和TiO_2NTs薄膜的SEM分析 | 第77-79页 |
5.3.3 TiO_2NTs的TEM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 | 第79-80页 |
5.3.4 FTO导电玻璃基底上TiO_2NTs的形成过程 | 第80-81页 |
5.3.5 TiO_2NWs和TiO_2NTs的DSSCs的光伏性能、紫外吸收曲线、紫外漫反射曲线和IPCE曲线 | 第81-83页 |
5.3.6 TiO_2NWs和TiO_2NTs光阳极的暗电流密度-电压曲线、电压衰减曲线、电子寿命曲线和交流阻抗曲线 | 第83-85页 |
5.3.7 P25光阳极的光伏性能 | 第85-86页 |
5.3.8 TiO_2溶胶处理后的TiO_2NTs光阳极的光伏性能和IPCE光谱 | 第86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件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