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探区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前言 | 第8-11页 | 
| 0.1 项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 0.2 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现状分析 | 第8-10页 |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0页 | 
| 0.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认识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1-18页 | 
| 1.1 研究区地理及勘探概况 | 第11-12页 | 
| 1.2 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 | 第12-16页 | 
| 1.2.1 构造单元划分 | 第12页 | 
| 1.2.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2-14页 | 
| 1.2.3 沉积地层特征 | 第14-16页 | 
| 1.3 沉积特征及演化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优选 | 第18-23页 | 
| 2.1 评价资源类型及范围 | 第18页 | 
| 2.2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 第18-22页 | 
| 2.2.1 类比法 | 第18-20页 | 
| 2.2.2 统计法 | 第20-22页 | 
| 2.2.3 成因法 | 第22页 | 
| 2.3 评价方法优选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致密油勘探有利区选择 | 第23-42页 | 
| 3.1 致密油选区标准 | 第23-24页 | 
| 3.2 致密油成藏有利条件 | 第24-38页 | 
| 3.2.1 西部凹陷沙四段碳酸盐岩致密油 | 第24-29页 | 
| 3.2.2 西部凹陷沙三段砂岩致密油 | 第29-31页 | 
| 3.2.3 大民屯凹陷沙四段致密油 | 第31-34页 | 
| 3.2.4 陆东凹陷就佛堂组上段致密油 | 第34-38页 | 
| 3.3 致密油勘探有利区 | 第38-42页 | 
| 3.3.1 西部凹陷沙四段碳酸盐岩致密油有利区 | 第38-39页 | 
| 3.3.2 西部凹陷沙三段砂岩致密油有利区 | 第39页 | 
| 3.3.3 大民屯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有利区 | 第39-41页 | 
| 3.3.4 陆东凹陷就佛堂组上段致密油有利区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致密砂岩气勘探有利区选择 | 第42-49页 | 
| 4.1 致密砂岩气选区标准 | 第42页 | 
| 4.2 致密砂岩气成藏有利条件 | 第42-47页 | 
| 4.2.1 西部凹陷致密砂岩气成藏有利条件 | 第42-44页 | 
| 4.2.2 东部凹陷致密砂岩气成藏有利条件 | 第44-47页 | 
| 4.3 致密砂岩气勘探有利区 | 第47-49页 | 
| 4.3.1 西部凹陷致密砂岩气勘探有利区 | 第47页 | 
| 4.3.2 东部凹陷致密砂岩气勘探有利区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选择 | 第49-58页 | 
| 5.1 页岩气选区标准 | 第49页 | 
| 5.2 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 | 第49-55页 | 
| 5.2.1 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9-51页 | 
| 5.2.2 页岩储集特征 | 第51-55页 | 
| 5.3 页岩气勘探有利区优选 | 第55-58页 | 
| 5.3.1 有利区优选依据 | 第55页 | 
| 5.3.2 有利区选区结果 | 第55-58页 | 
| 第六章 非常规油气资源预测 | 第58-68页 | 
| 6.1 致密油资源预测 | 第58-63页 | 
| 6.1.1 西部凹陷沙四段碳酸盐岩致密油 | 第58-60页 | 
| 6.1.2 西部凹陷沙三段砂岩致密油 | 第60-61页 | 
| 6.1.3 大民屯凹陷致密油 | 第61-62页 | 
| 6.1.4 陆东凹陷致密油 | 第62-63页 | 
| 6.2 致密砂岩气资源预测 | 第63页 | 
| 6.3 页岩气资源预测 | 第63-68页 | 
| 6.3.1 评价参数选取和确定 | 第63-64页 | 
| 6.3.2 评价单元基础数据 | 第64-66页 | 
| 6.3.3 资源潜力评价结果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