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铂(Ⅱ)配合物和红光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综述第10-28页
    1.1 OLEDs的发展及应用第10-13页
    1.2 OLEDs的发光原理第13-14页
    1.3 OLEDs各功能层材料第14-21页
        1.3.1 注入层材料第14-15页
        1.3.2 传输层材料第15-16页
        1.3.3 磷光客体材料第16-19页
        1.3.4 磷光主体材料第19-21页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及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参考文献第22-28页
第二章 高效磷光客体材料—环金属四齿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器件性能研究第28-68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41页
        2.2.1 实验药品及溶剂的来源第29-30页
        2.2.2 实验仪器及表征仪器第30-31页
        2.2.3 器件的制备与测试第31-32页
        2.2.4 客体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第32-33页
        2.2.5 化合物的具体合成方法第33-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62页
        2.3.1 配合物的合成第41-47页
        2.3.2 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第47-48页
        2.3.3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48-49页
        2.3.4 配合物的理论化学计算第49-50页
        2.3.5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第50-53页
        2.3.6 配合物HOMO/LUMO能级测定第53-54页
        2.3.7 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第54-62页
    2.4 本章小结第62页
    2.5 参考文献第62-68页
第三章 基于萘系的高效红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器件性能的研究第68-103页
    3.1 引言第68-69页
    3.2 实验部分第69-78页
        3.2.1 实验药品及溶剂剂的来源第69页
        3.2.2 实验仪器及表征仪器第69-71页
        3.2.3 器件的制备与测试第71页
        3.2.4 主体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第71-72页
        3.2.5 化合物的具体合成方法第72-7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8-98页
        3.3.1 化合物的合成第78-83页
        3.3.2 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第83-85页
        3.3.3 化合物物的热稳定性第85-86页
        3.3.4 化合物的理论化学计算第86-87页
        3.3.5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第87-90页
        3.3.6 化合物的HOMO/LUMO能级测定第90-91页
        3.3.7 化合物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第91-98页
    3.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3.5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全文总结第103-105页
附录第105-107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磺酰基氮烯的产生、表征及化学反应研究
下一篇: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