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8-30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8-19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9-23页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3-24页 |
2.2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 | 第24-27页 |
2.2.1 绩效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 第24-25页 |
2.2.2 PPP项目概念及特点 | 第25-26页 |
2.2.3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含义 | 第26-27页 |
2.2.4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 | 第27页 |
2.3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3.1 受托责任理论 | 第27-28页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8页 |
2.3.3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 第28-30页 |
3 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理论分析 | 第30-38页 |
3.1 PPP项目绩效审计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30页 |
3.1.1 PPP项目绩效审计必要性 | 第30页 |
3.1.2 PPP项目绩效审计可行性 | 第30页 |
3.2 PPP项目绩效审计现状 | 第30-31页 |
3.3 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要素 | 第31-37页 |
3.3.1 评价目标 | 第31页 |
3.3.2 评价标准 | 第31-32页 |
3.3.3 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3.3.4 评价内容 | 第33-34页 |
3.3.5 评价指标 | 第34-37页 |
3.4 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37-38页 |
4 ZY县农村公路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案例分析 | 第38-50页 |
4.1 ZY县农村公路PPP项目概况 | 第38-42页 |
4.1.1 项目背景简介 | 第38页 |
4.1.2 项目实施机构 | 第38-39页 |
4.1.3 项目总投资及来源 | 第39-40页 |
4.1.4 项目风险分配框架 | 第40页 |
4.1.5 项目VFM评价过程 | 第40-42页 |
4.2 ZY县农村公路PPP项目绩效审计项目实施 | 第42-44页 |
4.2.1 计划阶段 | 第42-43页 |
4.2.2 实施阶段 | 第43-44页 |
4.2.3 报告阶段 | 第44页 |
4.3 ZY县农村公路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 第44-47页 |
4.3.1 ZY县农村公路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第44-45页 |
4.3.2 ZY县农村公路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4.3.3 ZY县农村公路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内容 | 第46-47页 |
4.4 ZY县农村公路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问题分析 | 第47-50页 |
4.4.1 PPP项目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依据不足 | 第47-48页 |
4.4.2 PPP项目绩效评价主体单一 | 第48页 |
4.4.3 评价指标结构不合理 | 第48-49页 |
4.4.4 绩效审计评价技术水平落后 | 第49页 |
4.4.5 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有限 | 第49页 |
4.4.6 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充分 | 第49-50页 |
5 完善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 第50-56页 |
5.1 强化PPP项目绩效评价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 第50-51页 |
5.1.1 建立完善的PPP项目法律法规体系 | 第50页 |
5.1.2 建立明确的绩效评价管理机制 | 第50-51页 |
5.1.3 健全PPP项目的政府监管制度 | 第51页 |
5.1.4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 第51页 |
5.2 完善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第51-53页 |
5.2.1 统一评价标准 | 第51-52页 |
5.2.2 评价指标的制定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第52页 |
5.2.3 兼顾绩效与公平 | 第52-53页 |
5.3 建立完善的PPP项目绩效评价信息系统 | 第53页 |
5.4 建设适应绩效审计要求的审计队伍 | 第53-54页 |
5.4.1 培养复合型人才 | 第53-54页 |
5.4.2 整合审计人力资源 | 第54页 |
5.5 加强PPP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54-56页 |
5.5.1 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第54页 |
5.5.2 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 | 第54-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