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建立DO模型 | 第13-17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 2.2 结果 | 第16页 |
| 2.3 讨论 | 第16页 |
| 2.4 结论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检测CX43、PP1和PP2A的表达 | 第17-26页 |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 3.2 结果 | 第21-23页 |
| 3.3 讨论 | 第23-25页 |
| 3.4 结论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免疫荧光双染验证CX43、PP1和PP2A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进行 定位 | 第26-32页 |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 4.2 结果 | 第28-30页 |
| 4.3 讨论 | 第30-31页 |
| 4.4 结论 | 第31-32页 |
| 第五章 急性酶分离法获得大鼠原代平滑肌细胞 | 第32-37页 |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 5.2 结果 | 第35页 |
| 5.3 讨论 | 第35-36页 |
| 5.4 结论 | 第36-37页 |
| 第六章 荧光漂白恢复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间通讯的功能 | 第37-45页 |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 6.2 结果 | 第39-43页 |
| 6.3 讨论 | 第43-44页 |
| 6.4 结论 | 第44-45页 |
| 全文总结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文献综述CX43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 第48-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硕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