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7页 |
1.1 喙畸形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1.1 喙的形成 | 第15-16页 |
1.1.2 喙的结构和形态 | 第16页 |
1.1.3 禽类喙畸形 | 第16-17页 |
1.1.4 喙形态发育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1.5 其他物种唇部形态异常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 第19-24页 |
1.2.1 GWAS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1.2.2 群体分层 | 第21页 |
1.2.3 GWAS多重检验校正 | 第21-22页 |
1.2.4 GWAS的应用 | 第22-23页 |
1.2.5 基于生物学通路的GWAS | 第23-24页 |
1.3 拷贝数变异(CNV)研究 | 第24-26页 |
1.3.1 CNV的结构特性 | 第24-25页 |
1.3.2 CNV的形成机制 | 第25页 |
1.3.3 CNV的检测和验证方法 | 第25页 |
1.3.4 CNV的应用 | 第25-26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喙畸形”北京油鸡资源群体构建及遗传规律探究 | 第27-35页 |
2.1 前言 | 第27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2.2.1 试验动物及饲养 | 第27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2.3.1 喙畸形北京油鸡资源群体构建及子一代畸形率统计 | 第29-31页 |
2.3.2 混精配种试验后代畸形率统计 | 第31页 |
2.3.3 回交试验后代畸形率统计 | 第31-32页 |
2.3.4 喙畸形鸡孵化水平及鸡喙相关指标统计 | 第32-33页 |
2.4 讨论 | 第33-34页 |
2.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鸡喙畸形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35-61页 |
3.1 前言 | 第35-36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3.2.1 试验动物与样品 | 第36-37页 |
3.2.2 主要仪器和试剂配制 | 第37-38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38-4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2-56页 |
3.3.1 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第42页 |
3.3.2 SNP基因分型及质量控制 | 第42-45页 |
3.3.3 试验鸡群的群体结构 | 第45页 |
3.3.4 基于单个SNP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45-53页 |
3.3.5 基于通路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53-56页 |
3.4 讨论 | 第56-60页 |
3.4.1 试验群体 | 第56-57页 |
3.4.2 GWAS研究与应用 | 第57-58页 |
3.4.3 GWAS结果与候选基因 | 第58-59页 |
3.4.4 GWAS结果与候选通路 | 第59-60页 |
3.5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鸡喙畸形性状拷贝数变异研究 | 第61-78页 |
4.1 前言 | 第6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1-67页 |
4.2.1 试验动物与样品 | 第61页 |
4.2.2 主要仪器和试剂配制 | 第61-62页 |
4.2.3 试验方法 | 第62-6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7-75页 |
4.3.1 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第67-68页 |
4.3.2 SNP基因分型及CNV质量控制 | 第68页 |
4.3.3 CNVs及CNVRs分析 | 第68-69页 |
4.3.4 喙畸形和正常组CNVR图谱绘制 | 第69-72页 |
4.3.5 CNVR区域内基因注释及富集分析 | 第72-74页 |
4.3.6 qRT-PCR验证结果 | 第74-75页 |
4.4 讨论 | 第75-77页 |
4.4.1 CNV研究与应用 | 第75-76页 |
4.4.2 CNV结果与候选基因 | 第76页 |
4.4.3 CNV结果与候选通路 | 第76-77页 |
4.5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78-79页 |
5.1 结论 | 第78页 |
5.2 创新点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9页 |
附录 | 第89-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作者简历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