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6页 |
1.1 燃料电池概述 | 第18-20页 |
1.2 .SOFC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1.3 SOFC理论电动势 | 第22-23页 |
1.4 SOFC的开路电压与极化损失 | 第23-25页 |
1.5 SOFC的关键材料 | 第25-33页 |
1.5.1 阴极材料 | 第25-27页 |
1.5.2 连接体材料 | 第27-28页 |
1.5.3 电解质材料 | 第28页 |
1.5.4 阳极材料 | 第28-33页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制备及其表征方法 | 第36-45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36-37页 |
2.2 实验材料制备和电池制作 | 第37-40页 |
2.2.1 电解质和阴极材料制备 | 第37-39页 |
2.2.2 电池的制备 | 第39-40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40-45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40页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第40页 |
2.3.3 氢的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氧的程序升温脱附 (O_2?TPD) | 第40-41页 |
2.3.4 热膨胀和热重 | 第41-42页 |
2.3.5 电导率 | 第42-43页 |
2.3.6 电化学阻抗及其单电池性能 | 第43-44页 |
2.3.7 拉曼散射 | 第44页 |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分散谱仪(EDS)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双钙钛矿结构Sr_(1.9)VMOO_6阳极材料的性能及其优化 | 第45-65页 |
3.1 前言 | 第45-46页 |
3.2 SVMO阳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46-64页 |
3.2.1 物相结构和化学兼容性 | 第46-48页 |
3.2.2 H_2-TPR | 第48-49页 |
3.2.3 TEC和TG | 第49-52页 |
3.2.4 电导率 | 第52-54页 |
3.2.5 阻抗分析 | 第54-58页 |
3.2.6 SEM和EDS | 第58-60页 |
3.2.7 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 第60-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双钙钛矿结构Sr_2TiMoO_6阳极材料的性能及其优化 | 第65-87页 |
4.1 前言 | 第65-66页 |
4.2 STMO阳极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其优化 | 第66-85页 |
4.2.1 物相结构和化学兼容性 | 第66-68页 |
4.2.2 XPS分析 | 第68-71页 |
4.2.3 TPR | 第71-72页 |
4.2.4 电导率 | 第72-74页 |
4.2.5 TEC和TG | 第74-76页 |
4.2.6 电化学阻抗 | 第76-79页 |
4.2.7 SEM和EDS | 第79-80页 |
4.2.8 单电池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 第80-8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双钙钛矿结构SrTi_(1–x)Co_xMoO_6(x=0.1、0.2)阳极材料性能研究 | 第87-98页 |
5.1 前言 | 第87-88页 |
5.2 STCM阳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88-96页 |
5.2.1 物相结构和化学兼容性 | 第88-89页 |
5.2.2 TEC和TG | 第89-91页 |
5.2.3 电导率 | 第91-92页 |
5.2.4 电化学阻抗 | 第92-93页 |
5.2.5 单电池性能和稳定性 | 第93-95页 |
5.2.7 拉曼测试 | 第95-9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六章 双钙钛矿结构SrTiMo1–xFexO_6(x=0.1–0.5)阳极材料性能研究 | 第98-110页 |
6.1 前言 | 第98页 |
6.2 STMF阳极材料性能研究 | 第98-108页 |
6.2.1 物相结构和化学兼容性 | 第98-100页 |
6.2.2 TEC | 第100-101页 |
6.2.3 电导率 | 第101-103页 |
6.2.4 电化学阻抗 | 第103-105页 |
6.2.5 单电池性能 | 第105-107页 |
6.2.6 电池稳定性和拉曼测试 | 第107-10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七章 双钙钛矿结构Sr_2TiFe1–xMoxO_6(x=0.1,0.2)对称电极性能研究.. | 第110-133页 |
7.1 前言 | 第110-112页 |
7.2 STFM对称电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112-132页 |
7.2.1 物相结构和化学兼容性 | 第112-116页 |
7.2.2 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程序升温还原(TPR) | 第116-117页 |
7.2.3 热膨胀和热重 | 第117-120页 |
7.2.4 原位高温XRD | 第120-121页 |
7.2.5 电导率 | 第121-123页 |
7.2.6 电化学阻抗 | 第123-127页 |
7.2.7 单电池性能和稳定性 | 第127-131页 |
7.2.8 拉曼测试 | 第131-132页 |
7.3 结论 | 第132-13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6页 |
8.1 结论 | 第133-134页 |
8.2 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57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57-160页 |
致谢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