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页 |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企业环境责任与矿山企业环境责任 | 第11-19页 |
·企业环境责任 | 第11-13页 |
·企业环境责任的定义 | 第11-13页 |
·企业环境责任的性质 | 第13页 |
·矿山企业环境责任 | 第13-15页 |
·矿山企业的界定 | 第13-14页 |
·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 | 第14-15页 |
·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人类与矿产资源和谐共生的环境伦理观 | 第15-16页 |
·矿产资源稀缺理论 | 第16-17页 |
·矿山开发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理论 | 第17页 |
·矿山企业的人性定位——“生态人”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现状 | 第19-24页 |
·我国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立法观念落后 | 第20-21页 |
·专门性规范存在立法空白 | 第21页 |
·我国矿山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4页 |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 第21页 |
·“三同时”的执行不力 | 第21-22页 |
·环境影响评价在现实中不能起到“预防为主”的作用 | 第22页 |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恢复和污染控制措施难以落实 | 第22-23页 |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浪费情况严重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立法建议 | 第24-31页 |
·引入和确立矿山企业环境责任新理念 | 第24-26页 |
·风险预防理念 | 第24-25页 |
·循环经济理念 | 第25-26页 |
·从立法层面具体明确矿山企业环境责任内容 | 第26-31页 |
·矿山开采前的环境责任 | 第27-29页 |
·矿山开采中的环境责任 | 第29-30页 |
·闭矿后的环境责任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矿山企业环境责任实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第31-37页 |
·矿山企业自身机制的建立 | 第31-34页 |
·建立矿山企业环境责任协议制度 | 第31页 |
·建立矿山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 第31-33页 |
·建立矿山企业绿色会计制度 | 第33-34页 |
·政府调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第34-35页 |
·完善政府强制调控机制 | 第34页 |
·建立政府激励及引导机制 | 第34-35页 |
·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第35-37页 |
·引入公众的参与机制 | 第35-36页 |
·加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 | 第36页 |
·发挥和加强舆论的监督作用 | 第36-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