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预测的商品住宅价格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房地产价格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1.2.2 预测方法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16-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逻辑框架 | 第16-17页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房地产价格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1.1 商品住宅 | 第18页 |
2.1.2 商品住宅市场 | 第18-19页 |
2.2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2.2.1 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区位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供需理论 | 第21-23页 |
2.3 本章总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组合预测的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24-36页 |
3.1 房地产价格问题 | 第24-30页 |
3.1.1 国外房地产价格问题 | 第24-28页 |
3.1.2 国内房地产价格问题 | 第28-30页 |
3.2 郑州市商品住宅价格主要影响因素 | 第30-33页 |
3.2.1 市场性因素 | 第30页 |
3.2.2 地区性因素 | 第30-31页 |
3.2.3 外部性因素 | 第31-33页 |
3.3 相关性分析 | 第33-35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商品住宅价格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6-43页 |
4.1 组合预测模型的对比和选取 | 第36-37页 |
4.1.1 模型的对比 | 第36-37页 |
4.1.2 模型的选取 | 第37页 |
4.2 模型原理 | 第37-41页 |
4.2.1 指数平滑法原理 | 第37-39页 |
4.2.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原理 | 第39-40页 |
4.2.3 灰色系统预测原理 | 第40-41页 |
4.3 组合预测方式和基础 | 第41-42页 |
4.3.1 组合预测方式 | 第41页 |
4.3.2 组合预测基础 | 第41-42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商品住宅价格预测实证—以郑州市为例 | 第43-62页 |
5.1 郑州市概况 | 第43-45页 |
5.1.1 郑州市基本概况 | 第43页 |
5.1.2 郑州市商品住宅价格现状 | 第43-45页 |
5.2 商品住宅价格组合预测 | 第45-60页 |
5.2.1 指数平滑法预测 | 第45-50页 |
5.2.2 逐步回归分析预测 | 第50-53页 |
5.2.3 灰色预测模型 | 第53-55页 |
5.2.4 组合预测结果 | 第55-60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表1 | 第69-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