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气凝胶概述 | 第9页 |
1.2 气凝胶作为活性物质的载体的应用 | 第9-10页 |
1.3 气凝胶的性质表征 | 第10-11页 |
1.4 蛋白质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第11-12页 |
1.4.1 溶胶-凝胶过程 | 第11页 |
1.4.2 溶剂置换 | 第11-12页 |
1.4.3 干燥方式 | 第12页 |
1.5 蛋白质气凝胶作为活性物质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6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7 立题意义 | 第14-15页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1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6-21页 |
2.3.1 乳清蛋白气凝胶的制备 | 第16页 |
2.3.2 乳清蛋白气凝胶质构的测定 | 第16-17页 |
2.3.3 乳清蛋白气凝胶对亚油酸和肉桂醛装载率的测定 | 第17页 |
2.3.4 傅里叶红外分析 | 第17页 |
2.3.5 扫描电镜分析 | 第17页 |
2.3.6 乳清蛋白气凝胶溶胀比的测定方法 | 第17页 |
2.3.7 亚油酸释放性能的测定 | 第17-18页 |
2.3.8 乳清蛋白气凝胶吸湿率的测定 | 第18页 |
2.3.9 乳清蛋白气凝胶的表面涂膜方法 | 第18页 |
2.3.10 亚油酸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18-19页 |
2.3.11 亚油酸的加速氧化 | 第19页 |
2.3.12 肉桂醛保留率的测定 | 第19页 |
2.3.13 樱桃番茄的处理方法 | 第19页 |
2.3.14 腐烂率的测定 | 第19页 |
2.3.15 失重率测定 | 第19-20页 |
2.3.16 硬度的测定 | 第20页 |
2.3.17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第20页 |
2.3.18 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 第20页 |
2.3.19 果实表面颜色测定 | 第20页 |
2.3.2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1-50页 |
3.1 凝胶条件对乳清蛋白气凝胶压缩性质及包埋性质的影响 | 第21-29页 |
3.1.1 不同蛋白质浓度对乳清蛋白气凝胶的影响 | 第21-23页 |
3.1.2 不同加热时间对乳清蛋白气凝胶的影响 | 第23页 |
3.1.3 不同加热温度对乳清蛋白气凝胶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4 不同NaCl浓度对乳清蛋白气凝胶的影响 | 第24-26页 |
3.1.5 不同pH对乳清蛋白气凝胶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6 乳清蛋白气凝胶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27-29页 |
3.2 乳清蛋白气凝胶的改性 | 第29-31页 |
3.2.1 微晶纤维素改性对乳清蛋白气凝胶性质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对乳清蛋白气凝胶性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乳清蛋白气凝胶的性质表征 | 第31-35页 |
3.3.1 乳清蛋白气凝胶的微观结构观察 | 第31-33页 |
3.3.2 乳清蛋白气凝胶的吸湿性 | 第33-34页 |
3.3.3 乳清蛋白气凝胶装载前后的压缩模量 | 第34页 |
3.3.4 乳清蛋白气凝胶与亚油酸、肉桂醛的相互作用 | 第34-35页 |
3.4 乳清蛋白气凝胶作为亚油酸载体的应用 | 第35-40页 |
3.4.1 乳清蛋白气凝胶的溶胀比 | 第35-36页 |
3.4.2 乳清蛋白气凝胶中亚油酸在模拟消化液中的释放曲线 | 第36-38页 |
3.4.3 乳清蛋白气凝胶的释放动力学分析 | 第38-39页 |
3.4.4 乳清蛋白气凝胶对其装载亚油酸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 乳清蛋白气凝胶对肉桂醛的缓释作用 | 第40-44页 |
3.5.1 气凝胶中肉桂醛的释放性质 | 第40-42页 |
3.5.2 表面活性剂包覆对气凝胶中肉桂醛释放曲线的影响 | 第42-44页 |
3.6 乳清蛋白气凝胶作为肉桂醛载体的应用 | 第44-50页 |
3.6.1 肉桂醛气凝胶对樱桃番茄腐烂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3.6.2 肉桂醛气凝胶对樱桃番茄失重率的影响 | 第46页 |
3.6.3 肉桂醛气凝胶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3.6.4 肉桂醛气凝胶对樱桃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6.5 肉桂醛气凝胶对樱桃番茄中可滴定酸的影响 | 第48页 |
3.6.6 肉桂醛气凝胶对樱桃番茄中色差的影响 | 第48-50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主要结论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