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白光LED及荧光粉 | 第15-22页 |
1.2.1 白光LED的发展及优点 | 第15-17页 |
1.2.2 白光LED的实现途径 | 第17-19页 |
1.2.3 白光LED荧光粉的作用及分类 | 第19-20页 |
1.2.4 白光LED荧光粉的发光机理 | 第20-22页 |
1.2.5 白光LED荧光粉的性能表征 | 第22页 |
1.3 钛酸钡材料的性质及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3.1 钛酸钡及钛酸锶钡的结构与性质 | 第22-23页 |
1.3.2 钛酸钡及钛酸锶钡的掺杂改性机理 | 第23-24页 |
1.3.3 钛酸钡及钛酸锶钡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4 稀土元素掺杂 | 第25-26页 |
1.4.1 稀土元素发光原理简介 | 第25页 |
1.4.2 Eu~(3+)离子和Dy~(3+)离子的发光光谱特性 | 第25-26页 |
1.5 稀土掺杂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 第26-30页 |
1.5.1 固相反应法(Solidreactionmethod) | 第26-27页 |
1.5.2 溶胶-凝胶法(Sol-gelmethod) | 第27页 |
1.5.3 水热合成法(Hydrothermalmethod) | 第27-28页 |
1.5.4 沉淀法(Precipitationmethod) | 第28-29页 |
1.5.5 燃烧法(Flashcombustionmethod) | 第29页 |
1.5.6 喷雾热分解法(Spraypyrolysis) | 第29-30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0-33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第33-34页 |
2.2 样品制备 | 第34-35页 |
2.3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第35-39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X-rayDiffraction) | 第35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 | 第35页 |
2.3.3 热分析(TA:Thermalanalysis) | 第35-36页 |
2.3.4 拉曼光谱分析(RamanSpectra) | 第36页 |
2.3.5 光致发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 第36页 |
2.3.6 荧光衰减时间(FluorescenceDecayTime) | 第36-37页 |
2.3.7 色纯度分析 | 第37页 |
2.3.8 磁学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第3章 稀土Eu~(3+)掺杂钛酸钡基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39-55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3.2.1 实验样品合成 | 第39-40页 |
3.2.2 实验样品表针 | 第4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54页 |
3.3.1 BaTiO_3:xEu~(3+)荧光粉的掺杂浓度优选 | 第40-42页 |
3.3.2 BaTiO_3:xEu~(3+)荧光粉的合成温度优选 | 第42-43页 |
3.3.3 BaTiO_3:Eu~(3+)(8mol%)与(Ba,Sr)TiO_3:Eu~(3+)(8mol%)荧光粉性能比较 | 第4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稀土Dy~(3+)掺杂钛酸钡基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55-71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4.2.1 实验样品合成 | 第55-56页 |
4.2.2 实验样品表针 | 第56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9页 |
4.3.1 BaTiO_3:xDy~(3+)荧光粉的掺杂浓度优选 | 第56-58页 |
4.3.2 BaTiO_3:xDy~(3+)荧光粉的合成温度优选 | 第58-59页 |
4.3.3 BaTiO_3:Dy~(3+)(4mol%)与(Ba,Sr)TiO_3:Dy~(3+)(4mol%)荧光粉性能比较 | 第59-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5页 |
5.1 结论 | 第71-73页 |
5.1.1 (Ba,Sr)TiO_3:Eu~(3+)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71-72页 |
5.1.2 (Ba,Sr)TiO_3:Dy~(3+)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72-73页 |
5.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