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基于蛋白组学与转录组学的奶牛子宫内膜炎补体机制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8页
    1.1 奶牛子宫第16-18页
        1.1.1 奶牛子宫的体内位第17页
        1.1.2 奶牛的子宫结构第17-18页
        1.1.3 母牛子宫组织结构第18页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第18-23页
        1.2.1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定义及类型第18-19页
        1.2.2 临床子宫内膜炎的分级评价第19-20页
        1.2.3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危害第20-21页
        1.2.4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第21-22页
        1.2.5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理特征第22-23页
    1.3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第23页
    1.4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子细胞研究第23-24页
    1.5 蛋白组学与转录组学技术第24-27页
        1.5.1 蛋白组学技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1.5.2 转录组学技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1.6 生物组学技术在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中的应用第27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浆蛋白组学研究第28-41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8-32页
        2.1.1 实验动物第28-29页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9页
        2.1.3 血液收集与处理第29页
        2.1.4 蛋白提取与准备第29页
        2.1.5 蛋白iTRAQ标记第29-30页
        2.1.6 蛋白分离第30页
        2.1.7 质谱鉴定第30页
        2.1.8 蛋白质鉴定第30-31页
        2.1.9 蛋白质定量与差异表达蛋白筛选第31页
        2.1.10 蛋白质功能注释分析第31页
        2.1.11 血浆蛋白含量检测第31-32页
        2.1.12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2页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2.2.1 蛋白样品浓度检测第32页
        2.2.2 iTRAQ质谱与蛋白鉴定结果第32-33页
        2.2.3 肽段匹配的误差分析第33页
        2.2.4 质谱鉴定血浆蛋白的特征分析第33-34页
        2.2.5 差异表达蛋白统计第34-35页
        2.2.6 差异表达蛋白功能注释的富集分析第35页
        2.2.7 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pathway富集分析第35-36页
        2.2.8 补体通路相关的血浆差异表达蛋白第36页
        2.2.9 血浆免疫球蛋白与补体蛋白变化第36-37页
    2.3 讨论第37-40页
        2.3.1 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血浆蛋白组变化第37页
        2.3.2 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血浆蛋白功能变化第37-38页
        2.3.3 子宫内膜炎显著影响奶牛血液补体与凝血通路变化第38-40页
    2.4 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蛋白组学研究第41-63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1-46页
        3.1.1 实验动物第41-42页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第42页
        3.1.3 子宫组织收集与处理第42页
        3.1.4 蛋白提取与准备第42-43页
        3.1.5 蛋白iTRAQ标记第43页
        3.1.6 蛋白分离第43页
        3.1.7 质谱鉴定第43-44页
        3.1.8 蛋白质鉴定第44页
        3.1.9 蛋白质定量与差异表达蛋白筛选第44页
        3.1.10 生物信息学注释与分析第44-45页
        3.1.11 子宫组织中蛋白水平变化检测第45页
        3.1.12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5-46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59页
        3.2.1 组织病理学分析第46-47页
        3.2.2 蛋白样品浓度检测第47-48页
        3.2.3 鉴定质量评估第48-49页
        3.2.4 质谱与蛋白鉴定结果第49页
        3.2.5 质谱鉴定子宫组织蛋白的特征分析第49-50页
        3.2.6 差异表达蛋白的统计分析第50页
        3.2.7 差异表达蛋白的聚类分析第50-51页
        3.2.8 差异表达蛋白的Venny分析第51-53页
        3.2.9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注释富集分析第53-54页
        3.2.10 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第54-58页
        3.2.11 子宫组织中蛋白含量变化第58-59页
    3.3 讨论第59-61页
    3.4 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转录组学研究第63-79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3-67页
        4.1.1 实验动物第63页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第63页
        4.1.3 RNA提取第63-64页
        4.1.4 转录组文库制备第64页
        4.1.5 测序第64页
        4.1.6 测序质量评估第64页
        4.1.7 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生物信息分析第64-66页
        4.1.8 RT-PCR验证子宫组织中基因表达第66-67页
        4.1.9 数据分析与统计第67页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7-76页
        4.2.1 RNA含量与质量等级第67页
        4.2.2 测序质量评估第67-68页
        4.2.3 参考基因比对及基因鉴定统计第68-69页
        4.2.4 序列在参考基因上的分布第69页
        4.2.5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第69-70页
        4.2.6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第70-71页
        4.2.7 差异表达基因的维恩分析第71页
        4.2.8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第71-73页
        4.2.9 差异表达基因的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第73-75页
        4.2.10 奶牛子宫组织中基因表达变化第75-76页
    4.3 讨论第76-77页
    4.4 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体外炎症研究第79-88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9-82页
        5.1.1 实验材料第79页
        5.1.2 试剂与仪器第79页
        5.1.3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第79-80页
        5.1.4 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的纯化培养与鉴定第80页
        5.1.5 LPS诱导子宫细胞的炎症反应第80页
        5.1.6 ELISA法检测细胞蛋白表达第80-81页
        5.1.7 RT-PCR检测细胞基因表达第81-82页
        5.1.8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第82页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2-85页
        5.2.1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的原代培养第82页
        5.2.2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纯化培养与鉴定第82-83页
        5.2.3 LPS诱导下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第83-84页
        5.2.4 子宫内膜细胞中补体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第84-85页
    5.3 讨论第85-87页
    5.4 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9页
附录第99-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作者简历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刈割和放牧对呼伦贝尔草原“土—草—畜”矿物营养元素的影响
下一篇:饲料中玉米秸秆的预处理与理化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