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参数对桩基承载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T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后注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后注浆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注浆参数对承载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后注浆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桩端后注浆加固理论及参数确定 | 第20-32页 |
2.1 后注浆加固机理 | 第20-27页 |
2.1.1 渗透注浆 | 第20-22页 |
2.1.2 压密注浆 | 第22-25页 |
2.1.3 劈裂注浆 | 第25-27页 |
2.3 注浆参数的确定 | 第27-31页 |
2.3.1 浆液类型 | 第27-28页 |
2.3.2 浆液配比 | 第28-29页 |
2.3.3 注浆量 | 第29-30页 |
2.3.4 注浆压力 | 第30页 |
2.3.5 注浆时间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室内模型试验 | 第32-56页 |
3.1 水泥土单元体试验 | 第32-35页 |
3.1.1 水泥土试块制备 | 第32-33页 |
3.1.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第33-35页 |
3.2 模型试验前准备 | 第35-43页 |
3.2.1 模型桩试验原理 | 第35-37页 |
3.2.2 试验模型槽 | 第37-38页 |
3.2.3 模型桩与扩大头尺寸选取与布置 | 第38-40页 |
3.2.4 测试仪器及用途 | 第40页 |
3.2.5 地基土制备 | 第40-43页 |
3.3 模型桩单桩静载试验 | 第43-46页 |
3.3.1 桩端后注浆极限承载力估算 | 第45-46页 |
3.4 试验结果处理 | 第46-55页 |
3.4.1 Q-S曲线及桩端承载力 | 第46-49页 |
3.4.2 桩端阻力 | 第49-51页 |
3.4.3 桩端阻力计算与对比分析 | 第51-55页 |
3.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注浆参数对桩基承载性能影响数值模拟 | 第56-68页 |
4.1 Plaxis简介 | 第56-57页 |
4.2 本构模型简介 | 第57-59页 |
4.3 模型建立 | 第59-61页 |
4.3.1 基本假定 | 第59页 |
4.3.2 模型参数及网格划分 | 第59-61页 |
4.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1-64页 |
4.5 其他注浆参数影响分析 | 第64-66页 |
4.5.1 注浆压力 | 第64-65页 |
4.5.2 桩端水泥土模量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第76页 |